• <code id="g60kg"></code>
  • <li id="g60kg"></li>
    <li id="g60kg"></li>
    <center id="g60kg"></center>
  •  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建

    加快“四化”建設步伐,推進現代農業發展

    ——學習十八大精神的心得體會
    黑龍江省農業委員會副巡視員 李連瑞
    2012年12月05日13:27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黨的十八大,是在我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定性階段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明確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任務目標。特別是對 “三農”工作高度重視,提出了“四化同步、五位一體”新論斷、新要求,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們做好農業農村經濟工作的指導思想和行動指南。結合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工作,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學習好、貫徹好、落實好十八大精神,就要緊緊圍繞推進現代化大農業“四大”和“八化”建設,進一步加快農業生產方式轉變,全面推進農機化建設,加快農民專業組織建設,發展多種形式規模經營,構建集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增強農業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

    全面加強農機化建設。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健康發展。”就我省而言,農機物質技術裝備水平既是現代化大農業的重要標志,也是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關鍵環節,更是加快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條件。結合我省實際,要把農業機械化建設的作為首要任務,緊緊抓住國家加大農機購置補貼力度和農民投入能力增強的機遇,大力實施農機化戰略工程,堅定不移地用現代物質條件裝備農業,用現代科學技術改造農業,進一步提高全省農業機械化水平。一方面,加快裝備大農機。繼續組建大型農機專業合作社,重點裝備大馬力拖拉機、整地機、玉米收獲機、水稻插秧機、精量播種機,用先進的大機械替代小四輪,提高現代大農機裝備水平。同時,通過扶持、引導、規范和服務,使農機專業合作社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到2015年,實現主要糧食作物全程生產機械化的目標。另一方面,大力發展農機制造業。搶抓國家扶持農業機械化和農機工業發展的機遇,努力打造6個區域性農機裝備制造產業園,進一步完善園區功能,加快引進大企業、大項目,重點開發農業生產急需、市場需求量大的農機產品,提高農機整機產品本地配套率,切實把農機制造業打造成全省的優勢主導產業,實現大機械由進口向國產化的轉變。

    大力推進組織化生產。黨的十八大報告重點強調了:“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型經營主體。”近年來,我省把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作為調整農村生產關系、建設現代化大農業的一項重要措施,農民合作社得到了大發展、快發展。截至目前年底,全省在工商部門注冊登記的農民專業合作社2.4萬個,帶動農戶100萬戶,占農村總戶數的25%,農民合作社的生產經營已基本涵蓋了種植、畜牧、蔬菜、水產、林農、服務、加工和流通購銷等農村多個行業和領域,涉及糧食、農資、奶牛、生豬、中藥材、食用菌等多個特色產業。同時,一些合作社已開展跨村、跨鄉、跨縣,甚至跨省合作,組建更大規模、更高層次的聯合社,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發揮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目前看,農民專業合作社是發展現代化大農業重要組織載體和有效抓手。沒有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快速發展,就不可能在家庭經營的基礎上實現農業現代化。今后,我們要按照《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的規定,加快農村經營組織形式創新,大力發展各類專業合作組織,建立完善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體系,規范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機制,真正實現農民愿意出地、農民愿意出資,合作社土地產出率高于農民自己種地、合作社收益收益高于銀行利息、入社人員和土地覆蓋率高的“兩愿、三高”目標,把農民真正組織起來,推行連片種植和專業化生產,發展多種形式的規模經營。

    不斷發展規模化經營。發展多種形式規模經營,構建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相結合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必須大力推進土地規模經營,有效提高土地產出率、勞動生產率和產品競爭力。目前,全省農村土地經營規模小、勞動生產率低、生產成本高、農業競爭力弱的問題比較突出,已成為制約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因素。要通過發展規模化生產,突破一家一戶分散經營的局限,促進先進機械和技術成果迅速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一方面,要圍繞解決“人到哪里去”的問題,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從實踐看,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的速度和規模,直接決定著規模經營的進程。要采取加快小城鎮建設,大力發展非農產業,開展農民技能培訓,有組織地洽談對接等形式,給農民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加快內轉外輸步伐,使其徹底從土地上解放出來,通過減少農民擴大經營規模。二要圍繞解決“地要怎么種”的問題,推進土地有序流轉。加快農村土地流轉是實現規模經營的有效手段。要在堅持家庭聯產承包的基本經營制度和保證農民土地經營權、收益權兩個不變的前提下,按照“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采取政策激勵、效益牽動、典型示范和行政推動等方式,健康有序地引導農村土地向各類生產經營主體集中流轉,培植發展種植大戶和家庭農場,實現規模連片經營。

    完善信息化服務體系。黨的十八大報告進一步明確提出“建設下一代信息基礎設施,發展現代信息技術產業體系,推進信息網絡技術廣泛運用。”這充分說明加快農業信息化建設是推動農業發展方式轉變、促進現代農業快速發展的題中之義。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要緊緊圍繞現代化大農業發展,著力完善農業信息化基礎設施,,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全面構建農業產業體系、科技創新體系、信息監測預警體系、科學管理決策體系和信息服務體系,重點編制好 “十二五”農業信息化發展規劃和建設規劃,做好頂層設計,實現農業生產信息化與農業發展現代化化“比翼齊飛”。要運用現行信息技術和3G技術、傳感器、物聯網等新一代技術,重點開發信息采集、精準作業、管理信息、農業遠程數字化和可視化、災害預警等技術,積極發展優質、精準、高效和生態農業。要繼續強化三農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建設,進一步加強與中國移動、聯通、電信等電信運營商的合作,加強12316呼叫中心及信息服務平臺建設,積極開發信息資源,逐步實現面向“三農”的集政策法規、生產技術、市場流通于一體的全方位服務。

    (責編:權娟、楊媚)


    相關專題
    · “學習十八大精神體會文章”征集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