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de id="g60kg"></code>
  • <li id="g60kg"></li>
    <li id="g60kg"></li>
    <center id="g60kg"></center>
  • 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建>>第三屆全國基層黨建典型案例征集>>網上展示>>服務型黨組織

    湖北黃梅縣:實施黨群共建“十百行動” 推進服務型黨組織建設

    2014年12月17日10:37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黨的十八大提出:“以服務群眾、做群眾工作為主要任務,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這是新時期對基層黨組織建設目標任務的再豐富再發展。近年來,我們將加強服務型黨組織建設作為基層黨建工作的重中之重,深刻認識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規律和特點,創造性地提出實施黨群共建“十百行動”,整合十項優勢資源,通過項目化推動,不斷增強基層黨組織服務功能,推進服務型黨組織建設。

    一、背景

    (一)從黨群關系的形勢考量,緊密聯系在疏遠。當前,一些地方基層組織和黨員對群眾缺感情、缺服務,“說話無人聽,辦事無人跟”、“身在基層,下不了基層”、“面對群眾,服務不了群眾”、與群眾“講同一方言,卻沒有共同語言”,面臨脫離群眾的危險。其根本原因,就是基層黨組織的服務職能缺失,群眾對黨的基層組織失去了認同感,黨群聯系的緊密性逐漸疏遠。實施黨群共建“十百行動”,通過載體促動,進一步推動基層黨組織直面群眾、聯系群眾、服務群眾,實現資源大整合、人心大凝聚、工作大提升。

    (二)從基層群眾的需求出發,服務功能有短板。隨著社會的深刻變革,群眾民主意識的覺醒,群眾對自身利益訴求更加強烈、需求趨向多元,逐漸由偏重于群眾的物質需求,向民主權利、自我發展、文化服務等精神需求轉變。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基層黨組織既沒有應有思想認識,也沒有足夠的能力和資源去滿足,面臨著想辦不能辦、要辦辦不了、能辦辦不好的問題。實施黨群共建“十百行動”,以基層群眾為導向,增強了基層組織服務功能,拓展了服務內容,滿足了群眾的現實需求。

    (三)從黨建工作的現狀著眼,力量資源被分割。長期以來,黨建各部門之間單兵突進、自成體系、資源分割,造成工作分散重復,加重了基層負擔,工作效果大打折扣。實施黨群共建“十百行動”,改變了黨建部門各自為政、單體循環的封閉工作模式,按照黨建帶群建、群建促黨建的要求,突出黨群共建、多位一體,通過活動陣地共同建設,硬件設施資源共享,活動方案統一設計,一套機制指導活動,形成項目對接、資源整合、互動并進的聚集效應,構建一體化黨建工作新格局。

    二、做法

    (一)以黨員群眾服務中心為平臺,共建共用工作陣地。把黨員群眾服務中心作為承載資源的共同平臺,作為服務群眾的共同陣地,調整建設布局,整合群團職能,共建“黨群之家”。一是一室多能。在黨員群眾服務大廳增設農民工維權、志愿者服務、社會愛心捐贈等新型服務功能,延伸服務范圍。成立志愿者愛心服務聯絡站,統籌管理黨員、工會、青年三支志愿者服務隊伍。二是一物多用。現代遠程教育站點、老年文化活動中心和巾幗文藝宣傳隊共用電器音箱設備,農家書屋與“四點半”學校共用音像書籍,老年文化活動中心與巾幗文藝宣傳隊共建廣場,愛心捐贈物資向愛心超市調劑使用。三是一人多職。村“兩委”與農民工維權站、志愿者服務聯絡站實行一套班子、三塊牌子、合署辦公。黨建群團組織交叉任職,村“兩委”成員兼任“四點半”學校、巾幗文藝宣傳隊的負責人,做到一人多職、一人多崗。

    (二)以服務四大特殊群體為重點,實際實用開展活動。以空巢老人、留守婦女、留守兒童、農民工為重點對象,服務重點人群,解決重點問題,拓展基層黨組織服務群眾工作的實效。一是關注空巢老人。建設老年文化活動中心、老年互助養老中心,配備娛樂健身生活設施,組織老年人開展棋牌、唱戲、健身活動,提供就餐服務,志愿者定期上門開展家政服務,讓空巢老人老有所樂、老有所養、老有所依。全縣建設生活、休閑、娛樂、健身、學習一體化的老年活動中心86家,成為農村老年人的生活樂園。二是關心留守婦女。以農村留守婦女為主體,組建巾幗文藝宣傳隊,以自編、自唱、自演的形式,開展形式多樣的群體性文藝活動,把留守婦女從麻將桌上“請”下來,引領健康生活新風尚。全縣組建廣場舞、腰鼓隊、戲曲隊等巾幗文藝宣傳隊760余支,做到“村村有隊伍、天天都有戲”。三是關愛留守兒童。組建“四點半”學校,設立陽光驛站、親情連線、輕憩園地、歡樂空間四個功能區,聘請志愿者輔導員,建立留守兒童與父母親情連線,彌補留守兒童的心靈、親情、學習、娛樂缺失,保證健康成長。四是關護農民工。組建農民工維權站,成立律師服務團隊,開通維權熱線電話,依托農民工維權站、工業園區,在廣州、深圳等本藉農民集中地建立異地維權服務站2個,承辦農民工維權案件37起,為農民工爭取合法經濟利益650多萬元。

    (三)以引導黨員群眾致富為根本,整合集合發展要素。以壯大集體、致富群眾為根本,整合黨群部門資源,聚合人才、政策、科技三大發展要素,增添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活力。一是能人驅動,選聘一批農村發展顧問。堅持應聘盡聘,選聘一批農村發展顧問(名譽書記),發揮他們思想活、路子寬、實力強的優勢,幫助村(社區)配備一個好班子,理出一條好思路,引進一個好項目,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二是政策促動,建立黨員創業幫扶資金。探索建立黨員創業資金幫扶機制,搭建創業黨員與金融部門對接平臺,開辟黨員創業貸款金融通道;建立黨員創業幫扶專項資金,支持一批有技術、有項目、有熱情的農村黨員創業致富。三是科技推動,創建創業科技示范基地。整合縣直部門科技力量,組建技術服務團隊,技術扶持100個黨員創業示范基地做大做強,采取“基地+協會”、“基地+農戶”等形式,示范帶動更多的黨員群眾創業致富。

    (四)以黨群“多位一體”為基礎,聯動聯建工作機制。建立資源集中、責任一體、考核雙向的工作機制,實現分工不分心、專干不單干、共建不包建的良性互動。一是資源“捆綁打包”。開展“百企聯百村,同心建新村”活動,發動社會各界人士捐助資金、捐獻設施、援建項目,增強物質保障。按照集中使用、突出重點的原則,統籌使用資金項目資源,優先投向“十百行動”的示范村,把有限資源用在刀刃上。二是責任“多位一體”。制發黨群共建“十百行動”實施意見,提出各項活動總體目標,明確組織部門牽頭抓總責任,牽頭單位承擔專項活動主體責任,參與單位承擔配合責任,鄉鎮、村(社區)承擔具體落實責任,形成多位一體的責任體系。三是目標“雙向互考”。建立考核、被考核的雙向考核機制,把黨群共建“十百行動”列入黨建工作目標責任制考核,專項活動牽頭單位接受縣委統一考核,鄉鎮、村(社區)接受各專項活動牽頭單位的驗收考核。

    三、成效

    (一)增強了基層組織服務功能,由“少”到“多”。實施黨群共建“十百行動”,使基層黨組織的服務功能在“五務合一”的基礎上,拓展到了服務農村留守老人、留守婦女、留守兒童、農民工,扶持群眾創業致富,著重于解決群眾生產、生活中突出問題,功能更強、內容更實、效果更好。特別是老年文化活動中心、留守兒童“四點半”學校、巾幗文藝宣傳隊得到了基層群眾的廣泛參與。黃梅縣五祖鎮張思忍村投資120萬元,建設多功能老年文化活動中心和老年互助養老中心,配備生活設施、娛樂設施和健身器材,開辟閱覽室、健身室、棋牌室、醫療室、餐飲室、休息室等活動場所。76歲的劉貴平老人是村老年文化活動中心的常客,每天準時邀集老友們打牌、唱戲,生活充實,精神愉悅,深有感觸地說:“村老年文化活動中心又有吃的,又有玩的,是我們老年人的好去處。”

    (二)轉變了基層組織服務方式,由“內”到“外”。實施黨群共建“十百行動”,通過黨員志愿服務、扶持黨員創業服務、組織文化生活服務,促使基層組織從傳統方式“走出來”,把服務群眾工作送到群眾家里、群眾急需處,使服務更貼心,群眾更滿意。以干部、教師志愿者為主體,建立1137名“代理家長”隊伍,“一對一”結對幫扶留守兒童,認做“愛心媽媽”、“愛心爸爸”,彌補了留守兒童的情感缺失。組織發動老年志愿者,成立村級老年人協會,發揮敬老、助老、幫老的引領作用,使農村孤寡老人生日有了生日宴,生病有人探望問事,子女贍養有協會監督,隔三差五協會有活動,成為孤寡老人的靠山和“娘家”。在全縣“七一”大會上,舉辦“最美志愿者之歌”頒獎演出,公開表彰11個志愿服務先進集體和個人,唱響為民服務主旋律。

    (三)創新了基層組織黨建模式,由“分”到“合”。實施黨群共建“十百行動”,以黨員群眾服務中心為承載平臺,整合了老齡委老年文化活動中心、團委留守兒童“四點半”學校、婦聯巾幗文藝宣傳隊、司法部門農民工維權、農業科技部門創業基地、人社金融部門創業貸款等部門資源320多項,全部投向“十百行動”示范村,形成了黨建大合力。全縣百家非公企業幫扶100個村級組織,為村級文化廣場、老年文化活動中心、留守兒童“四點半”學校捐款捐物達1300多萬元。全縣整合黨建資金150萬元,對“十百行動”驗收達標村以獎代補,激勵村級組織工作熱情。

    (四)激發了農村社會發展活力,由“弱”到“強”。把發展作為最好的服務,緊扣農村發展缺人、缺資金、缺項目的問題,選聘百名農村發展顧問(名譽書記)、幫扶百名黨員創業致富、創建百個黨員創業科技示范基地,全縣選聘1592名發展顧問和名譽書記,累計引進項目資金3.9億元,牽頭創辦經濟實體315個、農村合作經濟組織136個,修訂集體經濟發展規劃1250條,捐助資金近億元,發揮出“選聘一人、引領一群,點亮一燈、帶富一方”的良好效應,為新農村建設注入了強勁活力。協調金融部門,實施誠信創業計劃、金穗創業計劃,推行無質押擔保貸款,236名創業群眾融資2610萬元,創建藍莓基地、茶葉基地、蔬菜種植基地、特色養殖基地、休閑農莊等黨員創業示范基地118個,輻射帶動3000余名群眾“家門口”創業就業。

    四、啟示

    (一)加強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服務是基本理念,必須轉變職能。思想決定行動。加強服務型組織建設,服務群眾是核心內容。我們實施黨群共建“十百行動”,以服務群眾作為主方向,以黨員群眾服務中心為平臺,以農村黨員干部為主體,以十項服務項目為抓手,實現了人、財、物的有機結合,形成了初步完備的服務體系。啟示我們,加強服務型組織建設,首先要打破思維定勢,轉變工作職能,將基層組織工作職能由傳統的組織管理為主,向以滿足普通黨員群眾需求為主轉變,才能適應新形勢、新要求。

    (二)加強服務型黨組織建設,需求是最好導向,必須對接群眾。加強服務型組織建設能否讓群眾滿意,關鍵看是否找準了服務群眾的著力點和切入點。我們實施黨群共建“十百行動”,找準了當前農村社會管理的薄弱環節,彌補了農村基層黨組織服務群眾的“缺位”和“盲點”,得到了社會的廣泛響應、基層群眾的極力擁護,黨員群眾服務中心的人氣越來越足。啟示我們,加強服務型組織建設,只有對接群眾的最迫切需求,開展“適銷對路”的服務,把服務做到群眾的心坎上,基層黨建工作才有源頭活水,才能有所作為。

    (三)加強服務型黨組織建設,資源是最大短板,必須整合力量。農村基層組織建設面廣量大,面對多元化、差異化的群眾需求,一個部門力力量有限,“難為無米之炊”,一些群眾急需的事情想辦不能辦、要辦辦不了、能辦辦不好。根本原因就是基層組織缺少必要的資源和手段。我們實施黨群共建“十百行動”,按照“活動共融、資源共用、成果共享機制共建”的工作思路,成功整合了17家牽頭單位、15家參與單位的項目資源,取到了握指成拳、五指合力的良好效應。啟示我們,加強基層組織建設,要緊緊抓住資源這個關鍵要素,堅持開放合作、黨建一體,積極調動各方力量,整合利用各種資源,為我所用,形成強大合力。

    (責編:秦華、權娟)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臺”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