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de id="g60kg"></code>
  • <li id="g60kg"></li>
    <li id="g60kg"></li>
    <center id="g60kg"></center>
  • 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建>>第三屆全國基層黨建典型案例征集>>網上展示>>服務型黨組織

    鄭州二七區:“三強一創”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

    2014年12月17日10:37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河南省鄭州市二七區準確把握時代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要求,主動順應黨建工作發展的客觀規律,在全區深入開展“三強一創”活動,切實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用實際行動奏響了一曲“真情服務群眾、真心贏得民心”的二七最強音。

    一、背景

    二七區轄區總面積156.2平方公里,轄1鄉1鎮13個街道,102個社區,53個行政村。基層黨組織795個,黨員21697名。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蓬勃發展,社會管理領域深刻變革,群眾服務需求日益增多,做好群眾工作任務日益繁重,迫切要求基層黨組織順應群眾期盼,把服務作為自覺追求和基本職責,加快工作重心轉移,實現工作方式轉型。二七區委始終把黨建工作作為改革發展穩定的第一保證,突出服務發展、服務群眾、服務社會的鮮明主題,不斷強化黨組織服務職能,創新服務舉措,提高服務質量,推動了為民服務在基層落實、在基層行動、在基層見效。但與十八大的最新要求相比,和人民群眾的殷切期望相比,還存在著部分黨組織和黨員服務意識淡化、能力不強、基礎薄弱等問題。

    (一)服務意識“淡化”。處于服務群眾第一線的村、社區黨組織,作為黨在社會基層組織中的戰斗堡壘,在履行好自身職責的同時,還承擔著大量行政性事務,造成負擔任務過重、疲于應付,服務群眾意識和精力明顯不足。據統計目前二七區一個社區所承擔的日常工作有127項,加上一些臨時性的任務竟高達380多項。在市場經濟沖擊和價值取向多元化的影響下,有的黨員政治觀念淡薄,私心日重,忽視黨員義務的履行,特別是一些下崗、失業或內退職工中的黨員存在著抱怨情緒和失落感,個別黨員因工作無著、生活困難,游離于黨組織邊緣,缺乏對黨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導致其黨性觀念、理想信念、黨紀意識滑坡,責任意識不強,缺乏自我約束,黨員宗旨意識淡化。

    (二)服務能力“不強”。隨著市場化、城市化、信息化水平全面提高,人民群眾的生存條件、生活方式、思想觀念在不斷發生變化,需要服務的內容愈加廣泛、需求愈加深入,迫切要求基層黨組織和黨員進一步轉變服務職能,拓寬服務領域,創新服務載體。當前各基層黨組織往往單項活動開展多,真正系統性、整體性的活動較少,滿足于過去長時間以來的扶貧幫困、矛盾糾紛調解等一般性事務,對服務對象需要的信息、技術、創業、精神文化、健康、學習需求等服務缺少必要的載體。村(社區)基層干部待遇偏低缺乏吸引力,以及大量優秀年輕高素質人才向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的流動,致使基層黨務工作者和黨員隊伍學歷偏低、年齡老化、整體素質不高、服務能力不強。加上部分基層干部工作作風漂浮,效率低下,致使企業和群眾各種困難和問題得不到及時有效回應和解決。

    (三)服務基礎“薄弱”。二七區作為鄭州市的老城區,城市規劃滯后,基礎設施建設薄弱,社區服務資源有限。全區102個社區綜合用房仍有25個不達標。由于黨建工作存在“條塊分割”現象,受“單位建黨”體制的約束,基層黨組織很難有效整合轄區各類服務資源。部分村集體經濟薄弱,絕大多數社區隨著舊城改造中門面房、沿街門店的拆除已沒有其他收入,黨建工作和黨員活動經費僅依靠區、鄉下撥轉移經費支持,很難應付日漸增加的各類服務費用支出,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各級黨組織服務功能的發揮,嚴重制約著全區發展最優軟環境的打造。以社區為例,目前上級撥付的費用僅有辦公和黨建工作專項經費2項,加在一起尚不到部分社區年支出的10%,基層經費投入嚴重不足。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進一步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切實把基層黨組織的組織資源轉化為發展資源,全面提升區域核心競爭力,二七區委在鞏固深化創先爭優活動和基層組織建設年工作成果的基礎上,結合區情實際,經過長期實踐、反復研究,從2012年10月開始,在全區創新開展了以“強宗旨、強隊伍、強基礎,爭創服務型黨組織”為主要內容的“三強一創”活動,激勵引導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在為民服務中充分展示新作為、新形象、新業績,在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方面做出了積極的探索。

    二、做法

    (一)提升意識,讓為民服務的“內在基因”日趨鞏固

    一是強化黨性宗旨觀念教育。牢固樹立“大黨建大服務”的理念,深入開展 “學黨章、強黨性”活動,大力實施宗旨觀念教育,分層次舉辦黨章知識競賽、“黨性之問”大討論、“學習焦裕祿精神、服務基層群眾”座談交流會460余場次,開設“指尖上的微黨課”、“家庭黨校”,依托二七紀念塔、紀念館等紅色資源組織萬名黨員重溫入黨誓詞,有效激發廣大黨員“踐行黨章、服務群眾”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分領域制定創建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標準,利用網絡媒體、短信平臺、墻體噴繪等載體,不斷加大宣傳力度,積極營造創建服務型黨組織的濃厚氛圍。

    二是堅持領導干部率先垂范。區委常委會把服務型黨組織創建工作列為固定議題,每月聽取不少于兩個單位匯報,及時研究解決創建過程中存在問題。區委書記蔡紅、區長陳紅民等常委帶頭分包15個鄉鎮(街道),區縣處級干部聯系服務155個村(社區),每月定期下訪調研;鄉鎮(街道)副科級以上黨員干部下派到村(社區)兼任黨組織第一書記,區直單位科級領導堅持每月不少于“三分之一”時間到派駐聯系點調研指導工作;7600多名在職黨員在業余休息時間到居住地村(社區)志愿服務,幫助辦理實事好事12417件。

    三是樹立注重服務正確導向。推行社區管理體制改革,建立堅持依靠群眾推進工作落實長效機制,實施網格化管理,推動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權力下放,承接政府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切實減輕基層負擔,引導各級干部圍著基層轉、圍著群眾轉、圍著問題轉。在科級干部公開選拔履歷業績評價環節,更加注重向直接服務基層、服務發展的一線干部傾斜,對鄉鎮街道干部、駐礦監管干部、優秀網格長、駐村第一書記等人員予以加分。對長期在鄉鎮街道等一線工作和埋頭苦干、有突出政績的14名干部進行了提拔,樹立了重服務、重實績、重基層的鮮明導向。

    (二)建強隊伍,讓為民服務的“骨干力量”不斷壯大

    一是強化基層黨組織書記隊伍建設。抓好黨組織換屆工作,鼓勵年輕黨員干部、大學生村(社區)干部和高校畢業生積極參與選舉,選優配強基層黨組織書記隊伍。大力實施“千人素質提升”計劃,采取舉辦素質講壇、外出觀摩學習等形式,分層次培訓鄉鎮(街道)黨(工)委書記、村(社區)“三委”干部、非公黨組織負責人3000余人次,不斷豐富為民服務的本領本事。研究制定《村組干部行為規范》,創新推行村(社區)干部千分制績效考核工作,對連續3年以上被評為優秀等次的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和村委會主任,可破格錄用為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或提拔為鄉鎮街道副科級干部,強化考核結果運用,激發干事創業活力。

    二是強化黨員隊伍建設。推行發展黨員工作資格認證,對負責黨員發展工作的485名黨務干部進行專題培訓和閉卷考試,得分85分以上者方可獲得從事發展黨員工作資格,提高發展黨員工作人員的業務能力和責任意識;實施入黨積極分子(發展對象)服務群眾“積分制”管理,積分達到30分以上方可確定為入黨積極分子和黨員發展對象,嚴把黨員入口關;堅持黨員輪訓制度,辦好二七黨建網在線學習專欄等,提升廣大黨員的自身素質和服務能力;制定妥善處置不合格黨員的辦法,著力疏通黨員出口,保持黨員隊伍的先進性純潔性。

    三是強化黨員志愿者服務隊伍建設。深入開展“雙報到雙服務”活動,促使在職黨員“八小時之內努力工作在單位,八小時之外志愿服務在社區”,積極帶動駐區公共單位、非公企業和新社會組織在職黨員、沿街門店商戶和黨員群眾參與,累計組建560支各類志愿服務隊伍,在助老濟困、清潔家園、治安聯防等40個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建立鄉鎮(街道)志愿服務工作站和村(社區)365志愿服務工作室,印發志愿者公益積分手冊、黨員志愿者海報等3萬份。推行志愿服務積分制管理和遞進式獎懲,根據服務的時間和效果確定積分并給予贈閱報紙、免費健康體檢等獎勵,并將積分情況作為優秀黨員評選和機關在職黨員德的考察的一項重要依據,有效實現了志愿服務的常態化、制度化。

    (三)夯實基礎,讓為民服務的“萬涓細流”匯聚成河

    一是建強基礎陣地,搭設服務平臺。高標準改造區行政服務中心,規范提升15個鄉鎮(街道)為民服務大廳,持續開展社區黨建陣地達標提升活動,投資650余萬元建立155個標準化的村(社區)便民服務站,在全區1138個樓院(片區)設立黨員服務點,推行“一門進來一口服務”、上門代辦、錯時服務等舉措,搭建區、鄉鎮(街道)、村(社區)、樓院(片區)四級服務平臺。完善二七門戶網服務功能,延長“電子政務”網上辦公時間,實現24小時在線服務。創設社區惠藝樂老年大學、四點半課堂、愛心超市、“一刻鐘為民服務圈”等服務載體,鼓勵黨員帶頭興辦蔬菜店、早餐店、理發店等便民設施,積極為群眾生活提供便利。

    二是優化基礎組織,健全服務網絡。以鄉鎮(街道)黨組織為核心,按照“一公里一網格”的原則,將155個村(社區)劃分為696個片區(樓院),建立網格黨支部或黨小組,構建區、鄉鎮(街道)、村(社區)、片區四級黨建體系,實現為民服務網絡的“全覆蓋、無縫隙”。抽調795名機關干部組成137支群眾工作隊聯鄉駐村幫助工作,選派967名鄉鎮(街道)干部下沉網格解決問題,配齊696名網格黨支部書記和黨小組長一線服務群眾,讓黨組織的服務觸角延伸至每一個樓院、村組。整合網格下沉干部、黨員骨干、入黨積極分子、樓棟長等人力資源,深入開展組團式服務,真正實現力量下沉、上下聯動。

    三是加大基礎投入,強化服務保障。將農村三委班子成員補貼納入財政預算,每年拿出500多萬元解決現任村三委班子成員的待遇保障。提高村(社區)辦公經費撥付標準,建立逐年遞增機制。推行村(社區)萬元黨建經費計劃,鄉鎮(街道)按不少于1倍進行配套。對新組建非公企業黨組織,每個給予1500元的組建經費。加大黨費對基層組織建設工作的支持力度,廣泛用于黨建示范點創建、困難黨員救助和黨員教育培訓工作等。同時,通過建立共建聯系點等形式,引導社會資源和資金投向村(社區)。

    (四)健全機制,讓為民服務的“成效水平”日新日高

    一是健全承諾踐諾機制,增強服務動力。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按照內容具體化、事項數字化、目標時限化的要求,結合崗位實際,科學確定承諾事項,并通過黨務政務公開欄、電子顯示屏、微博等載體廣泛進行公示。對承諾事項實行臺賬式管理,建立限時辦結、登記銷號、警示督辦等制度,增強服務的內生動力,每年承諾辦理服務事項2萬多件。

    二是健全完善民情訴求機制,架起黨群連心橋。健全民情檔案,推行民情懇談會、社區議事會,建立網格人員早晚“雙巡查”制度,通過每天走訪、電話約訪、記錄民情日記等形式,及時掌握收集社情民意。同時,在二七黨建網、《魅力二七》等平臺上開辟專欄,開通“三強一創”活動手機報和微博,建立紅色QQ群、飛信群、微信我在線等,暢通信息交流溝通渠道。分級建立群眾服務訴求臺賬,實行掛牌銷號制,限期答復,切實做到零距離了解群眾訴求、全方位發現解決問題。

    三是健全保障中心機制,突出服務重點。堅持副縣級以上領導干部分包項目(企業),建立科級干部首席項目(企業)服務專員制度,推行項目黨建 “五同步”模式,成立16個重大項目臨時黨組織,組建120多支黨員突擊隊、先鋒隊,廣泛開展“項目一線黨旗紅”、“拆遷攻堅先鋒行”等活動,做到“黨建跟著項目走、組織圍著項目建、干部盯著項目干”,以先鋒力量促進新型城鎮化等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四是健全服務評價機制,群眾擁有最終發言權。在接待窗口安裝滿意度評價器,建立健全服務事項反饋單和民生服務檔案,開通書記信箱、區長熱線,設立24小時投訴電話,舉辦 “二七區2012-2013年政風行風在線訪談”活動,主動接受群眾評價監督。采取專項述職、實地查看、電話隨訪、問卷調查等形式,對創建服務型黨組織情況進行考核,考核結果作為基層黨組織年度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同黨組織書記、分管副職的選拔任用、評優評先相掛鉤。

    三、成效

    通過“三強一創”活動開展,突出以服務強組織、以服務促提升、以服務樹品牌,切實將黨的組織優勢和動員能力轉化成促進科學發展強大動力,進一步保障改善了民生,密切了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夯實了黨的執政基礎和群眾基礎,為二七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和人才支撐。

    一是加強了基層組織。通過創建活動的開展,各級黨組織的服務功能不斷優化,服務領域不斷拓寬,服務方式不斷改進,進一步鞏固和擴大了創先爭優活動和基層組織建設年工作成果,增強了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廣大干部進一步提高了服務意識,提升了服務本領。目前,全區已有30個黨組織和100名黨員榮獲“十佳百優”服務型黨組織和服務型黨員。

    二是推動了科學發展。通過創建活動的開展,不斷轉變和提升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的服務理念和服務能力,充分發揮了黨組織的戰斗堡壘、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和干部的骨干帶頭作用,促進了全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2014年上半年,全區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98.5億元,同比增長7.3%;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15.14億元,同比增長19.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3556元,同比增長10%;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完成11328元,同比增長11%。

    三是密切了黨群關系。通過創建活動的開展,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變管理為服務、寓管理于服務,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提高辦事效率,大辦為民實事好事,以真心換取真情、用服務贏得支持,受到了群眾的普遍贊揚。目前,已有越來越多的黨員干部和群眾建立了朋友關系,越來越多的基層黨組織成為黨員遇到困難和問題的第一去處。

    四是促進了社會和諧。通過創建活動的開展,各級黨組織把維護社會穩定和諧作為重要職責,建立健全了信訪工作機制、矛盾糾紛調解機制、維穩防控機制等,切實解決了一批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突出問題,使“平安二七”建設落到了實處,形成了保穩定、謀發展、促和諧的良好格局。近年來,二七每年刑事發案率僅為萬分之五,人民群眾對社會治安的滿意率達到了98%。

    五是惠及了人民群眾。通過創建活動的開展,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把老百姓最直接,最關心,最現實的問題做深、做細、做實、做好,使廣大群眾真正得到了實惠。全區交通、醫療、衛生等工作成效。目前,全區社會環境和諧穩定,人民安居樂業,正呈現出蓬勃發展、欣欣向榮的良好局面。

    四、體會

    近年來,二七區始終把服務群眾作為黨建工作的鮮明主題,通過深入開展“三強一創”活動,在創建服務型黨組織方面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實踐,帶給我們的啟示和體會是:

    一是服務型黨組織創建要以群眾需求為導向。服務型黨組織創建一定要立足于群眾的現實需求,從客觀實際出發,了解群眾需求,適應群眾需求,這樣服務群眾才能有的放矢,才能被群眾接受和歡迎。

    二是服務型黨組織創建要與發展大局相融合。創建服務型黨組織要與全區發展大局高度對接、深度融合,切實找準結合點、著力點和關鍵點,用黨的組織資源統領、整合各方面資源,破解發展難題,真正把黨的組織資源轉化為發展資源,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三是服務型黨組織創建要明確黨員干部主體。干部要在為民服務上先行一步,黨員要在服務群眾中率先垂范。創建服務型黨組織的主體是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帶頭深入基層、帶頭轉變作風,當好服務群眾的表率;廣大黨員要增強服務意識,積極作為,在服務群眾中踐行宗旨,在服務群眾中樹立形象,在服務群眾中提升能力。

    四是服務型黨組織創建要強化服務陣地建設。活動場所是組織黨員群眾開展活動的基本條件,是聯系服務群眾的重要紐帶。要不斷加大投入,建好陣地,完善功能,為服務型黨組織創建提供堅強的硬件支撐和保障。

    五是服務型黨組織創建要以群眾滿意為目標。服務型黨組織創建的最終落腳點是讓群眾滿意,廣大黨員干部要切實轉變工作作風,傾聽群眾呼聲、關心群眾疾苦,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辦群眾之所需,讓群眾得到真真正正的實惠。

    (責編:秦華、權娟)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臺”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