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de id="g60kg"></code>
  • <li id="g60kg"></li>
    <li id="g60kg"></li>
    <center id="g60kg"></center>
  • 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建>>第三屆全國基層黨建典型案例征集>>網上展示>>服務型黨組織

    合肥蜀山區西園街道:創“兩委兩站”治理模式 建基層服務型黨組織

    2014年12月17日10:37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近年來,西園街道緊緊圍繞“服務型”黨組織建設,通過架構設立、平臺搭建、人才培養及項目設計等要素,優化設置社區黨委、社居委、社區工作站和社區社會工作服務站,逐步形成了“兩委兩站”社區治理模式。建立起既能各司其職,又可協調配合的社區管理服務新格局。夯實了基層黨組織總攬社區、協調各方的領導基礎,提高了黨組織服務社區的能力和水平,使社區服務更加貼近群眾。

    一、背景

    西園街道黨工委轄6個社區黨委,社區黨員2317名,轄區面積3.4平方公里,服務人口近8萬人。隨著經濟社會的深刻變革,社區成為各類人群的聚集點、各種社會矛盾的交匯點,成為社會治理的最前沿。面對千家萬戶、千差萬別的公共需求,基層黨組織再用傳統的以行政手段為主導的思維模式和管理方式已不能適應。基層社會服務管理表現出“四個不足”。

    一是能力不足。表現為基層組織的工作人員現有的知識水平偏低,大多沒有經過系統培訓,沒有社區工作專業背景,服務意識、服務觀念、服務手段等與實際需求相距甚遠。開展工作多采取自上而下命令式的、單向度完成任務式的方法,效果往往不好。

    二是精力不足。表現在基層組織對社區的管理缺乏有效的資源,隨著社區規模不斷增大,往往是一個社區十來個聘用人員,面對的服務對象少則一萬多人,多則兩三萬人,整天忙于事務,疲于應付,導致沒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服務。

    三是活力不足。表現在政府在職能轉化過程中,一些職能部門片面強調重心下移,把基層組織當成是政府的延伸,使其承擔太多的行政職能,導致角色錯位,出現社區組織行政化、社區活動形式化傾向。社區服務的范圍和領域狹窄,多為強迫式、推銷式的開展,剃頭挑子一頭熱,居民參與的熱情不高。

    四是定力不足。居民、社區單位缺乏參與社區事務的平臺和載體。常常是社區想到了才召集,政府部門要求了才組織。社會服務的開展無計劃、沒規律,組織一次是一次,有了上次沒下次,給人一種運動式的、應景式的形式主義的感覺,居民對社區缺乏認同感和歸屬感。

    這種狀況導致了“三個不滿意”,即人民群眾不滿意,老百姓需要的優質服務難以及時獲取;上級部門不滿意,各項工作任務完成質量不高;基層工作者不滿意,工作繁重辛苦且不被認可,兩頭吃力不討好。

    二、做法

    面對“四個不足”、“三個不滿意”,街道黨工委以改進社區治理方式為突破口,緊緊抓住社區黨委這個核心,調整組織設置,以“支部建在小區、黨員落戶網格”為原則,以小區為單位組建基層支部,將社區黨員劃入小區中具體的網格內。讓群眾能隨時看到黨員,讓黨員能隨時找到組織。積極搭建社區公共服務平臺,使社區黨員逐漸成為推動小區社會服務的重要力量。

    一是明確職責,建立“兩委兩站”模式,完善社區治理架構。為了彌補社區服務的缺失,街道在全區“兩委一站”的基礎上,調整社區組織架構。增設“一站”即社區社會工作服務站,形成“兩委兩站”的社區治理模式,即社區黨委——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社區的順利貫徹落實;社居委--承擔“議”的職責,履行自治職能;社區工作站——承擔“行”的職責,專門承接向社區延伸的行政事務;社區社會工作服務站——職責是引入社會工作的方法面向居民開展社區服務,孵化培育社區社會組織。形成了以社區黨委領導為核心、社居委民主自治、社區工作站依法行政、社區社會工作服務站開展服務的社區治理架構。

    二是優化組合,形成“三社聯動”平臺,理順服務運行機制。社區社會工作服務站作為一個服務平臺,它的日常運行由社工、社區、社團共同完成。設計為“1+2+X”結構,即由1名專業社工崗位、2名社居委成員、若干社區社會組織會員有機參與,形成社工引領、社居委支撐、社會組織補充的“三社聯動”的基層公共服務運行機制。社工崗位由街道向專業的社工機構購買,牽頭用專業方法設計服務項目并組織實施;社居委發揮組織協調優勢,為服務項目落地創造環境;社團即社區社會組織,負責組織各類義工、志愿者,參與具體服務項目的開展。為更好地培育社區社會組織,街道于2012年6月成立安徽省首家街道“社會工作協會”,引入專業機構和專業社工人才,積極培育孵化各類從事居民服務的社區社會組織,并對社區社會組織進行規范管理。目前,協會已培育孵化居民自治、公益服務、文體康樂等各類社區社會組織65家,備案1400余人。

    三是引入社工,以專業化打造隊伍,培養社區服務人才。街道一方面通過購買4名職業社工崗位,開展社區服務;另一方面立足自身培養社工人才。結合國家有關社工專業人才隊伍建設規劃要求,街道制定出具體培養計劃,鼓勵引導符合條件的街居工作人員參加全國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考試,要求持證上崗,打造一支專業的社區服務隊伍。對獲得職稱的工作人員每月給予定額崗位補貼。經過2年的集中培養,在職職工已有31人通過了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考試,其中助理社工師18人,社會工作師13人,黨員24人。絕對數全省最高。

    四是設計載體,以項目化管理服務,實現社會協同參與。堅持“用需求定服務,用購買選服務,用項目管服務,用服務促自治。”由專業社工設計服務項目、編制項目書、提出項目建議,社居委牽頭項目開展,社會組織參與項目運行,引入第三方機構進行過程評估,通過社會服務項目化管理,開展了一批符合居民需求的特色服務項目。已經組織實施了六大服務項目。其中,“陽光四季”服務項目,為36個計生特殊家庭提供幫扶;社區矯正和心理輔助服務項目,為26名社區矯正人員提供心理輔助;“情暖夕陽”項目,為轄區6000名老人提供居家養老服務;老少活動家園項目中的“小樹苗學堂”每周開課4次,擁有學員100多人;志愿廣場服務項目,下設6個社區志愿服務隊,注冊志愿者325人,服務內容涵蓋幫扶、助殘等八項內容;“蜀苑之聲”藝術團文化服務項目,下轄13支表演隊,注冊會員300多人,覆蓋所有社區。

    三、成效

    通過不斷地探索和實踐,西園街道走出了一條開展基層公共服務的新路子,有效推進了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為服務民生,推動發展,促進和諧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獲得了廣泛認可。

    一是圍繞服務導向,加強統籌協調,使黨的核心得以凸顯。“兩委兩站”的治理模式,突出了在黨組織的領導下,以“服務”為核心的管理理念,完善了社區管理服務體系,使社區服務有了平臺和抓手。明確社區工作站站長由社區黨委副書記兼任,社居委主任是黨員的任命為社區黨委副書記,社區社會工作服務站站長由社居委主任兼任,使黨組織的設置與社區服務的提供相匹配。鞏固了社區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地位,回歸了社居委的自治職能,明確了社區工作站的職能,確定了社區社會工作服務站的職責。建立了“職責明確、分工合理、優勢互補、協調聯動”的長效治理模式。

    二是調動社區力量,整合轄區資源,讓社會協同成為現實。社區服務的項目化運作和社會力量的介入,實現了“社會進半步”的有效轉移。一方面引導社會資金跟著服務走,改變了過去由政府包打天下的資源配置格局,為激活各類社會要素提供了空間。另一方面在服務項目實施的過程中,引入社會力量的參與,使沉積的社會資源能夠向社區流動。通過大力培育社區社會組織,使社區匯聚了專業社工、義工、居家養老服務員等各類服務人員,為社區服務提供了人力支持。2012年7月,街道創辦安徽省首家社區生活報《西園人》,由街道和轄區單位共同出資,發行一年后與《合肥晚報》聯辦,內容由轄區居民參與提供,投送由網格員完成,很好地體現出社會協同和公眾參與。

    三是挖掘自身潛力,提升人員素質,使專業服務成為可能。通過持續開展“建學習型街道,育思考型職工”活動,積極建立自己的社工人才培訓基地,采取請進來集中培養的方式,組織街居職工集中參加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考試,將素質提升指標化。成立社區教育學院,確定五個教育培訓項目,面向黨員、社工、社會組織負責人、居民等常年開展培訓。街道也被確定為安徽省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建設試點單位。提前達到安徽省“十二五”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4+1”的標準,即在每個社區的“兩委兩站”中,各配備1名社會工作師,使社區人員職業化、社區服務專業化。

    四是嘗試購買服務,轉變政府職能,讓政府歸位邁開步伐。“政府退半步”是解決行政手段不能管、不該管、管不好問題的有益嘗試。杜絕政府資金在投入上撒胡椒面的現象,資金跟著項目走,有項目就有資金支持,確保政府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以2013年為例,街道直接補貼項目和購買崗位所用經費為近100萬元。在資源配置上,也控制了行政成本,社區社會工作服務站依托社居委而建,不增加編制人員,主要是突出社居委的服務功能。街道在保證優質行政服務的同時,積極統籌協調,引入社會力量開展社會服務,開始了從“運動員”向“裁判員”的轉變。

    五是明確事務流程,搭建服務平臺,使自治功能充分發揮。通過引導居民依法有序參與社區事務,搭建廣泛多層面的協商平臺,確保各方合理利益訴求得到滿足,培養了居民用法治思維和法治途徑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了公民意識。在小區事務管理中,充分發揮業委會作用,創造了小區業委會自治樣本。由業委會牽頭,業主自己管理自己,小區事務經業主民主協商,不斷激發居民的管理熱情和奉獻精神。天柱園小區等已實現了業主完全自治。在共同利益維護中,充分發揮居民代表作用,創造了群眾自治搬遷模式。2013年,通過元件五廠生活區及動力東村一、二期改造等三個項目的實踐,將自治精神引入項目建設,探索出一條“政府倡導、街居引導、居民主導、合力疏導”的“群眾自治搬遷”模式,均用極短的時間完成全部搬遷任務,沒有出現一個“釘子戶”,有效破解了拆遷難題。做法被人民日報內參、人民日報刊載,得到安徽省委書記張寶順的高度重視,批示要求在全省推廣。在矛盾糾紛化解中,引導利益相關方民主協商,搭建了平等溝通平臺。建立矛盾調處應急機制,視問題涉及面組織司法、公安、律師、社區、各利益相關方參加。一旦出現矛盾糾紛,第一時間介入,提供一個合理表達訴求的平臺,對于矛盾和問題進行理性協商,將矛盾解決在始發階段,基本做到穩控在社區、化解在街道。

    四、啟示

    以服務群眾、做群眾工作為主要任務,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是黨的十八大后中央對強化基層黨組織服務功能提出的新的要求。西園街道“兩委兩站”社區治理模式的建立,進一步堅實了黨的核心領導作用,找準了開展服務、發揮作用的著力點,強化了黨組織的服務功能,健全了社區組織體系,創新了服務載體,為新形勢下基層黨組織開展服務提供了現實的借鑒。

    一是“兩委兩站”社區治理模式的探索和實踐是對現有體制機制的完善和提升。蜀山區從2007年開始先后進行了兩次街居體制改革,2012年又進行了培育社區社會組織試點,西園街道兩次作為改革的試點單位,率先參與了社會管理創新的實踐。這一探索是在近年來合肥市、蜀山區不斷加強社會管理創新的宏觀背景下一個具體實踐。能夠堅持從實際出發,立足現有體制框架,沒有推倒重來,但卻理順了社區各類組織之間的關系,更新了服務理念,解決了人才問題,又穩定了社會發展。

    二是“兩委兩站”社區治理模式的探索和實踐把握了抓住基層、打牢基礎的關鍵。在堅持“以人為本”的基礎上突出“以社區為本”。隨著管理體制機制的轉型,大量的“單位人”變成“社會人”,社會人如何回歸到社區,轉變為“社區人”,這是街道考慮的主要問題。工作中,緊緊圍繞建立完善基層公共服務體系目標,立足系統思考,統籌謀劃,從多個維度發力,力求從不同側面都能夠有所突破,以期盡快建立起較為完善的基層公共服務體系,打造起基層公共服務的理想平臺。

    三是“兩委兩站”社區治理模式的探索和實踐秉承了以服務為宗旨、以問題解決為導向的服務理念。始終堅持以服務為先,通過服務平臺的搭建引導各類社會組織自我管理與服務;通過服務項目化的實施,引導政府職能的轉變;通過服務內容的篩選,引導居民參與社區事務的積極性。同時,正視社區各種矛盾和問題,樹立問題導向,引導各個利益相關方樹立 “理性博弈”的理念,給大家搭建一個能說話、可溝通交流的平臺,按照“有序參與”的原則,倡導以“協商民主”的方式,更好地解決各種利益相關方合理的利益訴求,從而培養居民自治精神和公民意識,最終推動整個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發展。

    (責編:秦華、權娟)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臺”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