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de id="g60kg"></code>
  • <li id="g60kg"></li>
    <li id="g60kg"></li>
    <center id="g60kg"></center>
  • 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建>>第三屆全國基層黨建典型案例征集>>網上展示>>黨員教育管理與組織生活

    江蘇淮安市:打造“實境課堂”開辟黨性教育新陣地

    2014年12月17日10:5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一、背景

    黨性是黨員干部立身、立業、立言、立德的基石。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從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戰略高度,強調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自覺加強黨性修養,并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特別是在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之始,要求黨員干部對照“理論理想、黨章黨紀、民心民聲、先輩先進”四面鏡子,補好精神之鈣。

    江蘇淮安是周恩來總理家鄉,也是革命老區,紅色資源豐富。2009年4月22日,習近平同志瞻仰周恩來紀念館時指出:“像周總理這樣的一代楷模,是我們黨政干部學習的榜樣。特別要學習他做人的風范,首先是做人,再就是做一個模范的共產黨員,再就是做一個革命家。在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淮安針對黨性教育存在的說服力、感染力和持久力不強等問題,深入挖掘周恩來紀念地、蘇皖邊區政府舊址等紅色教育資源的特色內涵,通過將現場變成課堂、素材變成教材、講解變成互動的總體思路,打造了黨性教育實境課堂,為加強黨員干部黨性修養開辟嶄新陣地。

    二、做法

    實境課堂突出方式方法創新,秉持理論與實踐、歷史與現實、內容與形式相統一,引導黨員干部在歷史的比較和現實的感悟中實現自我教育、自我革新、自我提升。

    (一)握指成拳,整合資源,聯袂開發特色教材。

    一是整合師資力量。從黨校、高校遴選理論水平高、實踐經驗豐富的專家教授,邀請十八大黨代表、勞動模范等先進典型、基層黨組織書記、烈士親人組建課題組;加強與江西干部學院、紅旗渠干部學院、焦裕祿干部學院等知名黨性教育機構的聯系交流;邀請國內高端黨性教育課程創新團隊駐點指導,共同開發黨性教育特色教材。目前已完成《走近偉人周恩來》、《周恩來與共產黨人的精神世界》、《周恩來距離我們并不遠》等16門系列特色課程。

    二是整合特色資源。圍繞“為民務實清廉”主題,堅持傳承歷史和反觀現實相結合,以學習弘揚周恩來精神為核心,用黨性教育這根主線,把周恩來的故居、紀念館、“五德”教育館,蘇皖邊區政府舊址紀念館、新四軍劉老莊連紀念園、“德園”警示教育基地等分散的教學資源串起來,連成涵蓋楷模個體、為民政府、英雄群體、反面典型的教育陣地,實現一個點就是一堂課,滿足不同層次不同類別的黨員干部的不同學習需求。

    三是整合生動素材。在教案挖掘撰寫中突出“小真準”、避免“高大上”,從大量歷史和現實素材中擷取黨員干部樂于傾聽、易于吸收的豐富養料,變素材為教材。“小”,即小中見大,用小故事折射大道理、增添吸引力。通過邢臺地震后的一張照片,講述周總理迎風和群眾講話的故事,折射總理心中時刻裝著群眾。在蘇皖邊區政府舊址紀念館,通過講述邊區政府主席李一氓下鄉調研,傾聽群眾意見后,立即制定政府工作人員路過村莊一律下馬牽行的規定,告訴干部要善于聽取群眾意見,勇于聞過即改。“準”,即準確無誤,用精準數字增加說服力。多方印證,整理周恩來生命的最后587天里,共做過大小手術13次,平均40天做一次手術;召開會議40次,接見外賓63批,與中央領導人及其他人士談話240次的真實數據等,讓黨員干部真相信受震撼。“真”,即真實還原,以真實物品增強感染力。通過陳列周恩來病床小炕桌、德園警示教育基地被查干部的親筆悔過書、“雙規”現場等,增強視覺和思想沖擊,讓黨員干部有觸動真反思。

    (二)導引融入,循循善誘,精心打造實境現場。

    綜合運用氛圍營造、問題導入、音像感化等教學手法,讓黨員干部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洗禮、在春風化雨中感受教育。

    一是突出氛圍渲染,讓學員提前入巷。注重氛圍營造和情感醞釀,做到車上就是課堂,途中就有教學。在赴周恩來紀念地教學點途中,為學員發放有關周恩來圖片、經典話語的學習手冊、佩戴“為人民服務”胸牌,播放《你是這樣的人》、《雨中嵐山》等與周恩來相關的歌曲詩詞,讓學員提前進入狀態;赴蘇皖邊區政府舊址紀念館和新四軍劉老莊連紀念園途中,循環播放《新四軍軍歌》、《我們共產黨人好比種子》和《浴血劉老莊》等,把學員提前帶入實境。不少學員反映,“為人民服務”的胸牌一掛,學習手冊一翻,還沒到教學點,已經嚴肅了起來。

    二是突出問題導引,讓學員邊思邊學。在各教學點,提出精心設計的各類問題,引導學員在學習感悟中深入思考、自尋答案。在周恩來故居,以周恩來在淮安生活的12年對他的一生究竟有什么影響設問,讓學員主動思考淮安地域文化及3位母親對周恩來品格形成的影響;在蘇皖邊區政府舊址,以為什么政府行政不到一年卻被贊譽為“全中國民主建設的楷模”設問,讓學員領悟當時邊區政府如何施政為民;在新四軍劉老莊連紀念園,以為什么胡錦濤同志給予他們那么高的評價,為什么他們有這樣一股不撓、不屈、不止的抵抗力量,他們大部分沒有留下姓名卻在群眾心里樹起豐碑三個問題開場,引導干部在思索“為什么”中聽進去。

    三是突出觸動心靈,讓學員層層深入。在各教學點,緊扣教學主題精心制作影像資料,并將播放影像資料作為主要的輔助教學手段,感染、感動廣大學員。以周恩來總理對自己的“大無”實現在群眾心目中的“大有”為題,精心制作的教學片《大無大有——身邊人眼中的周恩來》,感動了所有前來學習的學員,許多單位紛紛借閱組織集中收看。在“德園”警示教育基地,記錄本地被查處干部聲淚俱下懺悔的專題片《權力的迷途》,讓干部“心中起了波瀾,身上出了冷汗”。

    (三)互動交流,心臨其境,著力提升干部黨性修養。

    變單向灌輸為雙向互動,設計體驗教學、訪談教學、現場互動等環節,讓黨員干部通過感性的體驗獲得理性的領悟。

    一是身邊人訴說親歷事。輾轉各地,采訪數十位曾在周恩來總理身邊工作過的人,請他們從不同層面講述自己眼中周恩來的點點滴滴,錄制成專題片在教學點播放;邀請蘇皖邊區政府舊址紀念館第一任老館長顧樹青,講述他和李一氓生前的二三事;請原劉老莊連指導員李云鵬的妹妹李愛云,講述她眼中的哥哥及其從徐州到劉老莊定居后對烈士的懷念,用真情實感感染學員。

    二是當下人體驗往日情。在蘇皖邊區政府舊址,組織學員集體學唱毛澤東當年譜寫歌曲《我們共產黨人好比種子》。很多干部學唱后,把歌曲設置為手機彩鈴。在新四軍劉老莊連紀念園,學員通過推小車、抬擔架、扔手榴彈等體驗活動感受和重溫歷史現場后,紛紛感慨勝利果實來之不易,當好好珍惜。

    三是學員探討學后思。走出黨性教育“實境課堂”,以印象最深的一件事、一張照片、一個細節或一件實物為題,以逐一發言的模式,及時組織學員集體討論,鞏固所學所思、加深學習印象。發動學員撰寫走進“實境課堂”學習心得體會文章,在《淮安日報》、淮安群眾路線網等的專欄刊載宣傳,不斷擴大受眾面。

    三、成效

    截至目前,已有省內外530多批次近3萬名黨員干部在傳統而新鮮的實境教學中汲取了精神之鈣。攝制的專題教學片《大無大有—身邊人眼中的周恩來》被中組部表彰為全國黨員教育電視片評比一等獎,江蘇省委活動辦發文要求全省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組織觀看學習。3月26日,江蘇省委組織全省百名縣(市、區)委書記走進實境課堂,開展“學習恩來精神,踐行群眾路線”專題活動。江蘇省委副書記石泰峰對淮安的做法給予了充分肯定,認為淮安市充分發揮總理家鄉的優勢,依托紅色教育資源,變現場為課堂,變素材為教材,變講解為互動,這種做法很有新意。淮安市這一創新探索被50余家省級以上媒體宣傳報道,被省委黨校、省行政學院確定為黨性教育基地。

    一是彰顯了紅色資源的時代價值。通過深入挖掘紅色資源中以周恩來總理為代表的共產黨人理想信念的核心價值,把散落的紅色資源用黨性教育串起來,將理想信念教育具體化,將真實的歷史事件與抽象的黨史知識、黨性要求有機結合起來,建成了共產黨人的精神殿堂,把紅色資源的價值力量轉化為了黨員干部的情感認同、理性思考和行動自覺,使黨員干部在實境中汲取了傳統營養,補充了精神之“鈣”,在歷史的傳承中回歸了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走進“實境課堂”后,淮安本地黨員干部評價說:“這些傳統紅色資源,讓我們既熟悉又陌生。說熟悉,是因為來過多次;說陌生,是因為老資源帶來了新體驗。這樣的‘上課’不僅讓我們耳目一新,更入腦入心,既是一次精神回歸,更是一場心靈洗禮。”

    二是提高了黨性教育的點穴能力。“實境課堂”力避就理想信念談理想信念、就黨性修養談黨性修養的空洞說教,通過前期廣泛調研深入了解黨員干部的現實困惑,有針對性地確立主題,黨性教育的指向性更清晰。在教學助理的情境導引下,通過情境再現、問題導引、現場互動、典型示范、理論教學等,以活化的形式直擊學員內心,在潛移默化中推動了黨員干部的自我提升。走進“實境課堂”的黨員干部普遍感受到了榜樣的力量,紛紛表示要把周恩來精神品格轉化為為人民服務的實際行動,把地方經濟發展好,把百姓民生改善好,把人民群眾服務好。

    三是增強了黨員干部的自省反思能力。實境課堂以問題導向觸動干部、以實境現場感染干部,讓黨員干部自覺對照歷史楷模和當代先進典型照鏡子、正衣冠,增強直面問題的勇氣和改正問題的決心,在自我省察中廓清思想、消除困惑,在對標立規中查擺問題、勘誤糾錯,增強了黨員干部的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升能力。江蘇全省百名縣(市、區)委書記在談走進“實境課堂”的感受時,認為“每一位共產黨員都要用好恩來精神這面鏡子,時刻堅守‘永不動搖信仰’這條紅線,時刻不忘‘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這把尺子,常常給自己提神醒腦,不斷改掉身上的‘四風’問題。”

    四、幾點啟示

    實境課堂突出黨員干部主觀世界改造,讓黨員干部身在其中、心臨其境,對新形勢下探索加強黨性教育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打破堅冰就有魚,只有聚焦問題,才能突破瓶頸。黨性教育是干部教育的永恒話題,是由黨的性質和所承擔的歷史使命決定的。以什么理念來挖掘黨性教育資源,用什么方式來整合黨性教育資源,是關系到黨性教育是否“管用”和“有效”的重要問題。結合中央要求、當前干部黨性存在的問題和本地特色教育資源,實境課堂強化問題導向,把黨性教育由課堂搬到現場,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的思路,從“歷史到現實、個人到群體、正面到反面”的不同角度、不同層面,深入挖掘內涵,將一份份素材變成新時期黨性教育的生動教材,推動了教學內容與形式的雙重創新、理論講授與實境體驗的有效融合,使黨員干部參加培訓的過程真正成為接受黨性教育、加強黨性鍛煉的過程。

    ——一子落而滿盤活,只有解決難點,才能激活全局。黨性教育不是復雜的技能問題,而是修養問題;不是內容創新問題,而是傳承問題;不是深奧的理論問題,而是實踐問題。如何使黨性教育真正接地氣,讓黨員干部入腦入心,這是關鍵,也是難點。實境課堂以活化的形式代替傳統的說教,以問題為導引,不講“是什么”、不提“怎么樣”,而是讓黨員干部帶著問題走進,找到答案出來。黨性教育的方式變了,形式活了,吸引力的“總開關”打開了,帶來的是省內外黨員干部自發走進實境課堂。初步的探索證明,黨性教育只有問需于學員,增強針對性,活化形式,觸及靈魂,才能永葆生機活力。

    ——春雨潤物細無聲,只有自我感動,才能見于行動。實境課堂著眼于挖掘教學素材最本質的內涵,著眼于可學可信,內容上相互銜接,認識上步步深入,情感上波瀾起伏,形式上豐富多樣。從途中到點上,從點上到途中,通過緊扣主題設計的影像資料進行層層鋪墊渲染,引導黨員干部進入情境之中。實境教學點上歷史見證人現場講述、典型人物現身說法、貼近主題的現場互動,在一張張圖片中,一段段故事里,一個個細節上,讓黨員干部在不知不覺中被感染、真觸動、受震撼,在現場共鳴中引發深思考,把進入實境課堂的過程作為理想信念支撐下黨員干部不斷內化修養的過程,實現由知到信,由實境感悟,汲取堅定信仰的力量,自覺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責編:秦華、權娟)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臺”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