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de id="g60kg"></code>
  • <li id="g60kg"></li>
    <li id="g60kg"></li>
    <center id="g60kg"></center>
  • 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建>>第三屆全國基層黨建典型案例征集>>網上展示>>城鄉統籌黨建格局建設

    河南新密:創新農村新型社區黨建服務保障新型城鎮化建設

    2014年12月17日10:4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近年來,新密市堅持走新型城鎮化引領“三化”協調科學發展之路,強力推進農村新型社區建設,涌現出了一批農民居住集中、基礎設施配套、生態環境優美的農村新型社區。在謀劃推進過程中,各級黨組織切實把加強黨的建設融入其中、貫穿全程,強化組織建設,創新工作載體,發揮推手作用,在實踐中探索形成了一套農村新型社區黨建工作新模式。

    一、前提背景

    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農村新型社區,是近年來新密市推進“三化”協調科學發展的重大戰略部署。為此,新密市編制了“三化”協調發展空間布局規劃,將全市303個行政村中的71個并入城區、83個并入鎮區、149個合并為56個農村新型社區,構建起城區—鎮區—農村新型社區三級新型城鎮體系。目前,全市已建成和在建社區64個,建成住宅3.4萬戶451萬平方米,實現入住群眾2.1萬戶8.5萬人。

    新型城鎮化的全面推進,使農民向城鎮和社區集中,產業向園區聚集,土地向規模經營,給群眾居住和生產生活方式以及利益關系、服務需求等帶來新的變化,同時,也對農村傳統的管理服務體制和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一是組織設置怎么辦。社區建成后,傳統的村組逐步被社區、門棟所取代。仍按原來的村組模式進行管理,即不現實也不科學,如何適應農村新型社區建設實際,通過創新社區黨建來規范社區管理、促進社區發展,成為必須破解的新課題。二是社區事務怎么管。農村新型社區規劃建設打破了原行政村建制,群眾被連片集中安置在農村新型社區,隨著生產生活方式的改變,既要提供城市社區一樣的服務,還要繼續發展農村經濟,勢必會給工作增加難度。三是群眾收入怎么保。農民搬入社區后成為社區居民,賴以生存的土地統一交給集體進行規模經營,新的生產生活環境下,如何保障群眾利益,既讓群眾住的好、更讓群眾生活好、有收入,廣大社區群眾滿懷期待。

    適應農村新型社區建設快速發展的實際,新密市堅持以黨建思維謀劃社區建設,以黨建手段保障社區建設,積極創新農村新型社區黨組織設置、工作方式和活動內容,探索實施農村新型社區“十有一化”建設。即:一方面抓“十有”,推進以“有社區兩委班子、有黨組織帶頭人、有專職黨務工作者、有黨員志愿者服務隊、有黨建工作機制、有社區黨組織活動陣地、有黨建經費保障、有支柱產業項目、有社區集體經濟、有社區綜合服務設施”為主要內容的“十有”建設,切實把黨建工作融入了社區建設之中。一方面推“一化”,打破村莊界限,實施組織聯建、黨員聯管、活動聯抓、事務聯辦,強化社區黨組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統籌抓好區域規劃、社區建設、公共服務等重大事務,初步形成了區域統籌、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駐共建的區域化黨建新格局。

    二、主要做法

    具體推進過程中,各級黨組織充分發揮黨的政治和組織優勢,有效整合各方面資源和力量,統籌協調農村新型社區規劃、建設、管理和服務。

    (一)區域統籌建組織。根據農村新型社區建設規劃,按照“一個社區一個黨委(總支)”的原則,在多村合并的農村新型社區設立社區黨委或黨總支,把區域內的黨組織融合在一起。隨著黨員數量增加和社區建設需要,打破以建制村建立黨組織,根據農村新型社區黨員分布、從業特點,積極在社區居住區、產業基地、龍頭企業、農業合作社建立黨組織,統籌組建區域內黨組織。目前,全市已在51個新型農村社區建立社區黨組織,結合社區產業發展成立20多個農業合作社黨組織、300多個非公企業黨組織,形成了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各類經濟社會組織為補充的全覆蓋、區域化的黨組織體系。

    (二)“雙強”標準配班子。根據社區人口和社區實際情況合理確定社區干部職數,提倡領導班子成員兼任下屬組織負責人,保證原行政村“兩委”干部至少有1人進入社區黨組織領導班子。按照“一好雙強”標準(思想政治素質好、帶富能力強、協調能力強),從下轄的優秀村黨組織書記中選任社區黨組織書記,從下轄的優秀村黨組織成員中選任社區黨組織領導班子。利用農村新型社區建設進行“賽場選馬”,發現和培養優秀農村干部,讓那些講奉獻、重實干、敢擔當、有作為的優秀農村干部成為社區建設的領導核心。全市先后選配360多名“雙強”黨員干部充實社區黨組織領導班子,建立了一支強有力的社區黨組織骨干隊伍。

    (三)突出民主順機制。針對農村新型社區建設需要,建立健全社區黨組織工作制度,保障社區黨組織規范有效運轉。建立社區黨組織議事決策制度,明確社區黨組織議事程序、決策內容等,讓社區群眾參與社區選址、規劃、工程招標、建設施工等各項環節。建立社區黨組織聯席會議制度,定期組織駐區單位黨組織書記召開聯席會議,相互溝通工作情況,共同商議解決問題。建立社區群眾民主管理制度,按照“四議兩公開一監督”工作機制要求,對于農村新型社區建設管理中的重大問題,全部經社區黨組織提議、駐區黨組織聯席會議商議、社區黨員大會審議、社區家庭聯戶代表審議的程序進行,決議結果和實施結果及時公開。推行社區建設公共參與機制,落實社區黨務、社務、財務公開,凡涉及社區建設管理的重大問題,都組織聽證論證。2012年以來,各社區共民主決策集體資產處置、土地發包租賃、困難戶救助等重大事項5000多件,沒有出現一起越級、集體上訪案件。

    (四)整合資源強服務。把社區綜合服務中心作為農村新型社區公共服務平臺和社區組織活動陣地,按照“全覆蓋、多功能、公益化、自助性”的使用要求,建成集“黨務服務中心、居務服務中心、便民服務中心”為一體的社區綜合服務中心17個,把原來在村里辦的事情,集中拿到社區綜合服務中心辦理,把公共服務“打包”送到社區群眾身邊。組織社區黨員成立治安巡邏、衛生保潔、法律援助、養老助殘、扶貧濟困等志愿者服務隊,根據社區群眾生產生活需求,開展經常化、公益性服務活動,引導社區黨員共同參與社區建設和管理。同時,制定出臺社區“1+25”配套設施建設意見,完善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創辦商業服務網點,引進社會服務機構,使農村新型社區公共服務不亞于城市。各社區累計制定便民服務措施130多項,組織社區志愿者服務隊80多支,組織800多名黨員志愿者開展服務活動4000多人次,協調解決社區建設各類問題312件。

    (五)壯大產業促發展。農村新型社區黨組織科學制定社區經濟發展總體規劃,以產業促進社區發展,推動群眾就地就近就業。大力建設社區產業園區,通過社區企業合作經營、扶持鄉土能人自主創業,培育社區主導產業和骨干項目。鼓勵各集體經濟組織將資產合并,成立社區集體經濟實體,共同投資經營,帶動社區整體發展、共同致富。努力發展現代農業,引導農民流轉土地,重點開發高效優質農業、生態觀光農業,促進農業集約化生產、規模化經營。引領創辦農業合作社,推行“支部+協會”、“企業+基地+農戶+市場”等發展模式,提高社區生產組織化程度。目前,全市已建設社區產業園區56個,入住企業332家,建設農業示范園12個,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160余家,流轉土地10萬余畝,為社區群眾創造就業崗位近20萬個。

    (六)推進黨建區域化。打破村莊界限,實施組織聯建、黨員聯管、活動聯抓、事務聯辦,積極推動黨組織和黨建工作區域融合。加強社區區域協作,集中各方力量和各類資源,協調抓好區域規劃、社區建設、基層黨建、公共服務、產業發展等重大事務,強化黨組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把黨建工作觸角延伸到區域內每個組織、每戶群眾。強力推進村企聯建、村村聯建,共建農村新型社區,努力形成“區域統籌、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駐共建”的區域化黨建工作格局。

    三、實際成效

    一是探索了農村新型社區黨組織優化設置的有效途徑。打破原有按行政村為單位設置黨組織的單一形式,重構農村新型社區黨組織設置,理順了農村新型社區各類組織管理關系,形成了黨委(總支)建在社區、支部建在項目、產業和居民樓上的組織架構。如浮山雅居社區結合產業發展,聯合各村成立了種植、農機合作社等4個行業黨組織。祥和王堂社區以社區居民所在樓棟為單位,組建了樓棟黨支部。軒轅社區建成社區黨建綜合服務中心后,集中為3個村的黨員群眾提供活動陣地和便民服務。各農村新型社區結合實際,建立健全了農村新型社區黨的組織工作各項制度及議事規則,定期召開社區黨建工作聯席會,推行“四議兩公開一監督”民主管理機制,堅持黨員集中學習活動日制度,確保了黨建工作有組織、有活動、有成效。

    二是發揮了農村新型社區黨組織主導建設的有效作用。農村新型社區黨組織在社區建設發展中擔當“龍頭”和“軸心”,對規劃布局、設計標準、工程質量、設施配套等社區建設重點工作全過程組織領導,并帶動區域內各類組織和全體黨員在社區建設和產業發展中發揮積極作用。在社區黨組織帶領下,一大批“雙強”干部顧全大局、無私奉獻,在社區建設中投入了大量的資金。香山社區的黨員志愿者服務隊義務承擔起了社區的道路建設、環境綠化等工程,節省建設費用20余萬元。超化鎮河西村黨總支書記錢國偉個人投入社區建設的資金達7000多萬元。全市“雙強”黨員干部為社區建設累計捐款投資達8.9億元。一批“雙強”干部的擔當和奉獻,使新密市的農村新型社區建設有了強大活力,加快了推進步伐。

    三是創新了農村新型社區黨組織服務發展的有效載體。農村新型社區黨組織充分發揮牽頭協調作用,動員和調動各方力量積極參與支持農村新型社區發展,引導轄區企業、各類單位開展結對共建,圍繞帶強產業、帶動項目、帶富群眾、帶建基礎設施、共建農村新型社區開展聯建幫扶。曲梁鎮下牛村與萬力實業公司結成聯建對子后,企業先后出資4000多萬元建設農村新型社區,每年還承擔了全村4700人的新農合參保費。夢祥銀飾公司與來集鎮蘇寨村新建的社區只有一路之隔,于是雙方在基礎設施方面共建共用,社區群眾到企業工作,企業工人在社區居住生活,企業管理層還與村“兩委”相互交叉任職,村企雙方實現了互動發展。宏拓置業公司不僅承擔了田種灣村農村新型社區建設任務,還利用當地自然風光優勢開發建設了伏羲山大峽谷旅游項目,群眾改善了居住條件,企業得到了轉型發展,當地還有了新的經濟收入來源。

    四、工作啟示

    農村新型社區是城鎮化進程中催生出的全新領域,深化農村新型社區黨建工作,需要認真研究探索,積極把握規律,不斷完善提高。

    其一,推進農村新型社區黨建,健全組織、配強干部是基礎。健全農村新型社區黨組織,建設一支善謀發展、善帶民富的農村基層干部隊伍,是加強黨建、推進發展的基礎性工作。新密市通過優化調整農村新型社區黨組織設置,把政治上靠得住、發展上有本事、作風上過得硬、人民群眾信得過的優秀人才選任成為社區領導班子成員,推動社區黨組織融合,發揮“雙強”干部龍頭帶動作用,順應了農民向居民、鄉鎮向城鎮、村委會向社區居委會轉變的趨勢,做到了黨組織同步設置,黨建工作同步開展,黨員作用同步發揮,為農村新型社區建設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

    其二,推進農村新型社區黨建,服務群眾、保障民生是關鍵。黨建工作是為中心工作服務的,必須把服務群眾、保障民生作為農村新型社區黨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解決事關農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著力提升農民群眾生活質量。新密市發揮黨組織的牽頭協調作用,完善農村基礎服務設施,建立聯系群眾制度,創新聯系方式,拓寬服務渠道,以切實的愛民、便民、利民行動,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號召力,使社區黨組織實現了由單純管理向服務、發展并重的有效轉型。

    其三,推進農村新型社區黨建,發展經濟、致富農民是根本。推進農村新型社區黨建工作,要求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構建和諧社會的全局出發,堅持把發展經濟、致富農民作為農村新型社區黨建的中心任務、檢驗農村新型社區黨建工作成效的重要標準。農村新型社區黨組織以產業促進社區發展,推動群眾就地就近就業,通過示范帶動、組織引領,帶著群眾干,幫著群眾富,不僅讓社區群眾住的好、能就業,而且有錢花、更富裕,使基層黨組織切實成為推動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廣大黨員真正成為帶富群眾的中堅力量,在實踐中取得了基層歡迎、群眾擁護的良好效果。

     

    (責編:秦華、權娟)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臺”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