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de id="g60kg"></code>
  • <li id="g60kg"></li>
    <li id="g60kg"></li>
    <center id="g60kg"></center>
  •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馬克思主義黨的學說和黨的建設研究的耕耘者

    2018年06月08日09:29    來源:學習時報

    原標題:馬克思主義黨的學說和黨的建設研究的耕耘者

    張榮臣,中央黨校黨建部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馬克思主義黨的學說和黨的建設研究,尤其專注于馬克思主義黨的學說史和馬克思主義黨的學說經典著作、文獻的科研和教學。出版《馬克思恩格斯政黨理論研究》《馬克思主義黨的學說史》《〈共產黨宣言〉與馬克思主義黨的學說的發展》等著作。

    我剛來中央黨校工作時,曾問過張榮臣老師是哪個學校畢業的,沒想到這一下打開了張老師的話匣子,他說是南開大學畢業的,并動情地說,進南開的第一天就在馬蹄湖周恩來題詞那里照了張相,以此來激勵自己。從南開大學畢業的30多年來,張榮臣老師辛勤耕耘于馬克思主義黨的學說和黨的建設領域,矢志不渝推進學術創新。

    把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思想貫穿到整個學術框架之中

    張榮臣老師從南開大學畢業后就來到了中央黨校,在黨建部馬克思主義黨的學說史教研室工作。他一直從事對馬克思主義黨的學說和黨的建設問題的研究,尤其專注于對馬克思主義黨的學說史和馬克思主義黨的學說經典著作、文獻的研究。黨的學說是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它的每一條結論的提出,都是同當時的歷史條件緊密相連的,并隨著實踐而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黨的學說的發展史,是研究馬克思主義黨的學說形成和發展的歷史科學。它以無產階級政黨的實踐活動為歷史線索,以黨的建設的歷史經驗和理論著作為基本內容,縱向闡明黨的學說的產生、形成、發展及其規律。研究和學習馬克思主義黨的學說發展史,對于掌握馬克思主義黨的學說、加強黨的建設具有重要意義。但每一個原理的闡釋、每一條結論的提出,都得查原文、找出處,這絕對是個苦差事,需要下大功夫。張老師在對馬克思主義黨的學說研究上傾注了極大的心血,可以說做到了學深學透。30多年來,張老師在這方面的論著有《馬克思恩格斯政黨理論研究》《馬克思主義黨的學說史》《〈共產黨宣言〉與馬克思主義黨的學說的發展》《黨的建設經典著作和文獻導讀》等等。

    除此之外,張榮臣老師對黨的建設的現實問題也給予了廣泛的關注。比如執政黨建設和黨群關系理論,他的專著《共產黨執政——理論、歷史、規律》在論述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作用時,談到了中國共產黨和西方政黨的不同,強調中國共產黨既是執政黨,更是領導黨,擔負對社會全面領導的責任,這是它與西方政黨的根本區別,因此理解我們的黨政關系、黨群關系等都應從這個根本特點出發。《與黨員干部談群眾路線》這本書明確指出,中國共產黨的黨群關系不是西方少數精英和多數民眾的關系,而是緊緊地同廣大人民群眾“在一起”的關系。因而,我們做群眾工作不是為了做群眾工作而做群眾工作,而是由黨的性質和宗旨決定的。黨員領導干部做群眾工作,首先是黨性和立場問題,要解決跟群眾的感情問題。張老師深入研究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思想,再到把這些思想貫穿到整個學術框架、學術觀點之中,把學問做出了深度,做出了厚度,也做出了感情。

    講課要用最鮮活的東西打動和吸引學員

    “為了拉攏人民,貴族們把無產階級的乞食袋當做旗幟來揮舞。但是,每當人民跟著他們走的時候,都發現他們的臀部帶有舊的封建紋章,于是就哈哈大笑,一哄而散”。聽過張老師課的人都知道,這是張老師在課堂上朗讀《共產黨宣言》的章節。由于下班輔導的關系,我幾次全程聽完他講的《共產黨宣言》導讀課,一篇170多年前的經典著作,張老師講起來總是那么繪聲繪色、聲情并茂。了解張老師的人都知道,張老師在馬克思主義黨的學說經典著作的研究上,功底是深厚的。30多年來,張老師始終堅持在中央黨校課堂上講授馬克思主義黨的學說的經典著作從不懈怠,把這些老祖宗的理論講得非常鮮活并充滿時代感。

    張老師在中央黨校還承擔另一門課,就是講授“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在講這門課的時候,張老師一改侃侃而談的風格,而是用一種學術性的語言、啟發式的態度,與學員進行互動教學。我曾經與他課后交流,他說:學員學習《共產黨宣言》,更多關注的是今天怎么看這篇經典著作,我們要講清楚老祖宗不能丟,丟了就丟掉了共產黨人的根本,但我們更要發展老祖宗。而做群眾工作,每個學員都是專家、都有一套做群眾工作的經驗,我們更多的是要從理論上,從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黨群關系上說清楚黨執政后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由此啟發學員思考我們為什么要做群眾工作、怎樣做好群眾工作。

    聽了張老師的話,我豁然開朗。其實早在1945年,毛澤東在黨的七大所作的口頭政治報告中就強調我們所要的是香的馬克思主義,是活的馬克思主義。張老師在講授馬克思主義黨的學說的經典著作時,始終反對書呆子式的閱讀經典文獻的態度,主張學習經典文獻要帶著今天的問題,從中獲取對我們有益的精神資源,而不是拘泥于個別結論。他講授群眾路線專題時,注重對毛澤東相關經典文獻的梳理,指出毛澤東在七大強調群眾路線要堅持“和人民群眾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作風”,并一再強調“在一起”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個結果。他用最鮮活的東西打動和吸引學員,讓學員記得住、用得上。

    帶著一種感情從事馬克思主義研究

    從一定意義上來說,對馬克思主義黨的學說經典著作的認真學習是張老師科研和教學的基礎,這是他多年來在學術上一直筆耕不輟的根本,也是他多年來在教學中緊跟時代不落伍不僵化的根本。我是博士畢業后就來到了中央黨校黨建部,對我來說毫無疑問存在著一個自身轉型的問題。剛到黨校工作時,我就知道張老師是一位在黨校講壇耕耘30多年的“老黨建”。可一見面,卻發現他是一個思想活躍、談吐幽默的“年輕人”。面對我這么一個新人,他在科研上給我以經驗型的指點;在教學上,他啟發我如何將教學開展得生動有趣又不失深度。

    讓我感受最深的是,張老師不但對馬克思主義黨的學說和黨的建設的學問鉆了進去,更重要的是他是帶著一種感情來從事馬克思主義黨的學說和黨的建設的教學科研的。在他《從毛澤東的瀟灑說起》的文章中,充滿了對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敬重之情。一次他在給研究生講授毛澤東把馬克思主義黨的學說中國化的歷史過程課時,課后帶著研究生去頤和園益壽堂實地參觀了“古都春曉——尋訪中國共產黨‘進京趕考’之路”主題展覽。從“春暉沐浴古稀園”“‘進京趕考’第一天”“詩詞唱和照肝膽”,到我國新型政黨制度“新”在哪里,這次參觀仿佛是給每一個學生都上了一堂馬克思主義黨的學說發展史的大課,讓學生們印象深刻。

    三十年桃李芬芳,三十年理論建樹,作為一名馬克思主義黨的學說和黨的建設的辛勤耕耘者,張榮臣老師說他樂在其中。(作者 呂增奎)

    (責編:謝倩、閆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云”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