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de id="g60kg"></code>
  • <li id="g60kg"></li>
    <li id="g60kg"></li>
    <center id="g60kg"></center>
  •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wǎng)>>黨建

    開門辦報活水來

    安徽懷寧縣委宣傳部 吳良倫

    2018年06月26日13:33    來源:人民網(wǎng)-中國共產黨新聞網(wǎng)

    幾天前的一個雨夜,無事整理舊信件,一封發(fā)黃的人民日報回信,把我的記憶拉回26年前。

    1992年,我在鄉(xiāng)下一間學校任教,有天我從人民日報國際新聞版上看到“特別提款權”一詞,這是我之前見所未見的詞語,對經(jīng)濟一貫關注的我很想弄清楚是什么意思。那個年代,電腦于我聽都沒聽過,更無從見過了,無奈之下,我就抱著試試看的心理,給人民日報國際部寫了一封信,詢問什么是“特別提款權”,不想,半個月后,就收到了國際部資料組編輯的親筆回信,回信先是對我好學勤問做了肯定,并就“特別提款權”的由來、“特別提款權”與“一般提款權”異同作了詳盡的解答。信末還對我給予了暖心的勉勵。

    作為千千萬萬讀者之一,我就想,人民日報每天收到的來信數(shù)以百計甚至可能是千計,對我這樣一個普普通通的讀者去信予以回復,這是什么態(tài)度?一個心中少有讀者的報紙能做到嗎?

    在我的印象里,開門辦報是人民日報好傳統(tǒng),或許這也是人民日報得以走進更多讀者心中奧秘之一吧。我到現(xiàn)在還記得,人民日報曾在一版顯要位置刊登過一篇讀者來信,并加上了編者按。翻看一下人民日報,“來論”“今日談”“人民論壇”等欄目所發(fā)表的文章,好些就是來自默默無聞的普通讀者。

    如果說92年那次是我與人民日報第一次文字來往的話,繼此之后就有了第二次、第三次......受到鼓勵,我開始嘗試著投稿人民日報,1998年的一天,我興沖沖寫了一篇言論稿,上午通過電子郵箱傳過去,下午就收到了編輯回復,說立意不錯,轉而談了哪里要改、如何改,編輯的紅字回信篇幅幾乎覆蓋了我的初稿。欣喜若狂的我根據(jù)編輯的指點,對原稿做了反復推敲修改,果然,幾天后如愿見報了。

    堅持開門辦報,人民日報走在前列。與一些報紙縮減乃至取消“讀者來信”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人民日報一以貫之辦好“讀者來信”版,并做到與時俱進,這幾年就有意突出強化了主題策劃,所設定的主題無一不是社會關注的熱點,圍繞一個主話題設置若干個子話題,一期一個子話題,分期展開環(huán)環(huán)相扣,子話題眾星拱月般地凸顯主話題,每個子話題提前告知讀者,讓讀者圍繞子話題供稿,這種有指向的約稿,更好地架起報紙與讀者的橋梁,系好報紙與讀者之間的紐帶。像眾多讀者一樣,周二的人民日報“讀者來信”成了我必看版面,每次看到版面右下角上話題征集,我結合平時所看所思,盡可躍躍欲試,不想竟有多篇被選用。

    堅持開門辦報,傾聽讀者意見、密切與讀者聯(lián)系,人民日報自2010年起連續(xù)多年開展讀者評報問卷活動。對這一活動,我是年年不落,有一說一,有二說而,如實做答,特別是對“您對人民日報有哪些意見和建議”一欄,我都要把自己想說的說出來,看我提意見還另外附紙,妻子打趣道:“得不上獎,瞎忙乎什么?”“人民日報多年以平等姿態(tài)對待我這么一個普通讀者,我這么做也算是對她的一種回報吧,”我這么回應她。

    (責編:黃瑾、閆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云”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