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de id="g60kg"></code>
  • <li id="g60kg"></li>
    <li id="g60kg"></li>
    <center id="g60kg"></center>
  •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實施“智網黨建”工程提升新時代基層黨建工作質量

    鄭琳

    2018年07月23日09:06    來源:學習時報

    原標題:實施“智網黨建”工程提升新時代基層黨建工作質量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了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管黨治黨新思想,反映了黨的建設實踐探索和理論探索新進展,確立了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目標。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東莞作為改革開放的先行地和前沿陣地,秉承“敢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探索實施“智網黨建”工程,努力提升基層黨建整體質量水平。

    東莞基層黨建面臨的現實問題

    目前,東莞有黨員17.3萬名,黨組織8975個。在東莞開展基層黨建工作,面臨著比較特殊的基礎環境,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行政架構特殊。東莞不設區縣,市直管32個鎮(街道)、1個國家級高新科技園區;鎮街黨委事實上承擔著一般城市區縣黨委的職能。二是人口結構特殊。826萬常住人口中,外來非戶籍人口達626萬,與此相對應的是,黨員的流動性強、流動黨員占比高。三是城市空間布局特殊。東莞從改革開放前典型的農業縣發展成現在的工業制造城市,城市發展呈現“城中有村、村中有城”且城區“無明確中心、多中心組團”的局面。這一城市形態是我國農村城鎮化先行地區的普遍現象,與上海等老牌工業化城市的邊界構成、管理體制等具有明顯差別。

    東莞的基層黨建工作,既要應對一般城市化進程帶來的普遍性問題,又要解決特殊城市形態帶來的個性化問題,主要體現在“六個難”:一是黨建范圍難界定。由于城鄉交錯,基層黨建工作無法清晰地界定在哪里開展城市黨建、在哪里開展農村黨建,造成相應的工作任務難以精準落地。二是主體責任難落實。由于東莞村一級集體經濟發達,改革開放以來村級黨組織在推動發展中起到主導作用,黨組織書記容易產生“重經濟、輕黨建”“重業務、輕黨建”的現象。三是黨務工作難實施。東莞的黨員來源廣泛,有流動黨員1.9萬名,基本涵蓋了全國各省市區,各個年齡段、學歷層次、職業崗位都占一定比例。黨組織的類型也比較豐富,繼續沿用傳達文件、集中開會等傳統方式,難以保證黨建工作質量。四是黨員管理難跟進。城市化環境中的黨員,由“單位人”變成了“社會人”,所處地域、職業、身份變動頻繁,戶籍地、居住地、工作地通常也不一致,繼續僅由組織關系所屬的黨組織來管理,會導致管理服務無法及時跟進的情況,影響黨建工作實效。五是整體效應難形成。各類型黨組織總體還處于相互獨立、封閉運轉的狀態,開展工作的標準、組織生活的規范和頻次等存在差異,黨建資源互不開放、獨自享有,難以形成整體效應。六是群眾影響難擴大。傳統黨建宣傳模式,渠道載體不夠寬廣,傳播力和影響力不夠,導致群眾對黨建工作了解不多、理解不深,整體影響力難擴大。

    探索新時代基層黨建新思路新舉措

    按照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提出“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的要求,東莞將圍繞提升基層組織力,突出政治功能,加快實施“智網黨建”工程,積極探索基層黨建新思路新舉措,努力提升基層黨建整體質量。

    構建“一網統籌”基層黨建新格局。實施“智網黨建”工程,打破農村黨建和城市黨建的界限,構建線上線下“一網統籌”的區域化、信息化基層黨建新格局。線下以“網格化”形式實現全面覆蓋。在全市所有村(社區)劃分黨建網格,將所駐黨員的管理責任落實到區域性的網格黨組織,無論黨員流動到網格中的哪個單位、哪個地域,黨員戶籍地、居住地、工作地如何不一致,都可以將其納入管理、跟進服務。線上以“智慧黨建”信息系統促進精準管理。在黨務信息系統開發過程中就實施基層黨建工作信息數據介入,通過信息化倒逼黨務實踐,所有基層黨組織都要按統一的標準和規范來開展。運用大數據技術,通過分析黨務運行數據,將黨務工作全方位納入監控,增強發現問題的精準度和時效性。線上線下融合推動便捷教育管理。開發移動黨務模塊,將繳納黨費、轉接組織關系等日常黨務工作以及黨建學習資料等“搬上網絡”“送入云端”,實現組織學習“全天候”,黨員相互之間交流“零距離”。

    鋪開“智網黨建”線上線下布局。實施“智網黨建”工程系統性強、涉及面廣。最核心是抓好四項任務:創建“智網黨建協作組”。將全市所有村(社區)劃分成3201個黨建網格;按“一格一組”架構,由牽頭單位黨組織書記擔任協作組組長,通過組織共建、活動聯辦、資源同享等形式,共同開展黨建工作。開發“智慧黨建”系統。系統包括黨務管理、黨員服務、信息發布、專項工作、數據分析等5大模塊,可實現21項功能,實現黨建工作的全面信息化。制定線上工作規程。逐一梳理上網的業務模塊,分門別類,統一管理,保證業務規范統一、上下協調。構建組織領導體系。從市、鎮(街道)、村(社區)三級建立領導小組,明確責任分工,落實工作任務,扎實抓好組織、領導、統籌協調和具體實施的全環節工作。

    以責任清單推動落實主體責任。完善黨建責任體系,建立健全責任清單,推動主體責任有效落實、建設標準有章可循、達標評優有尺可量。制定《鎮(街道)黨委抓黨建責任清單》。參考地方黨委建設的標準和要求,明確鎮(街道)黨委的工作責任,規范鎮(街道)黨委的自身建設,督促鎮(街道)黨委全面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制定《市直單位黨組(黨委)抓黨建責任清單》。明確黨組(黨委)的領導責任、保障責任和監督責任,由此形成機關黨務全覆蓋的具體規定和操作指引。

    以規范化提升基層黨組織建設質量。對內堅持抓好基層黨組織標準化建設,推動高質量規范運作;對外強化黨組織領導核心地位,促進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制定基層黨組織建設質量標準清單。區分不同領域基層黨建要求,分類制定村(社區)、機關、國企、學校、“兩新”組織基層黨組織建設質量標準清單,結合質量清單抓兩頭帶中間,開展“達標創優”活動、深入開展軟弱渙散村(社區)基層黨組織整頓,提升黨建質量水平。完善村級黨組織抓統籌管大事工作機制。從制度設計上厘清和規范村(社區)黨組織與其他各類社會基層組織的關系,探索建立惠民政策村(社區)黨組織統籌機制,推動市、鎮(街道)各類惠民政策、項目、資金等統一由村(社區)黨組織承接、分配和落實,保證村(社區)黨組織始終居于領導核心地位、發揮領導核心作用。拓展深化駐點工作任務。堅持常態化長效化開展鎮街領導干部駐點普遍直接聯系群眾工作,及時了解并督促整治基層黨建中的不規范、不落實等問題,協調解決群眾反映的各類問題。

    以隊伍建設強化基層黨建力量保障。堅持把建強隊伍作為黨建基礎工程來抓,抓好基層黨組織書記、專職黨建組織員、黨員等“三支隊伍”建設,努力強化基層黨建力量保障。選優配強基層黨組織書記。大力實施“頭雁”工程,著力建設一支政治意識強、素質能力好、群眾威望高的帶頭人隊伍。突出抓好基層黨組織書記及后備干部隊伍建設,注重統籌選拔優秀創業能手、機關公務員、事業編制干部和村(社區)優秀干部擔任黨組織書記。建立任職培訓和年度輪訓制度,著力把基層黨組織書記培養成為黨務工作“業務通”、基層工作“多面手”。建立完善考核獎懲機制,制定抓基層黨建工作綜合評價方案,對工作成效進行精準評價,綜合考評結果與工資績效、入編、晉升掛鉤,以完整統一的考評體系形成鮮明導向。創建專職黨建組織員隊伍。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統一選聘一批專職黨建組織員,按照一村(社區、單位)一人的標準,派駐到全市各基層黨組織從事黨務工作,擔負起黨員活動指導員、駐點聯系聯絡員、智網黨建網格員、黨風廉政監督員的多重職責,保障基層黨建工作的人員需求。抓好黨員隊伍建設。制定不同領域的先進標準,探索黨員“評星定級”,使每個黨員有“尺”可量、有“據”可評,營造學習先進、爭當先進的良好氛圍。探索實施發展黨員“鎮管村培”制度和離退休黨員、村(社區)老黨員、外出務工經商黨員分類管理,豐富和創新黨員發揮作用的途徑,不斷提高黨員隊伍質量,優化隊伍結構。

    以黨建宣傳增強基層黨建群眾影響力。著眼提升黨建宣傳的親和力和帶動力,積極探索創新宣傳方式,拓寬宣傳渠道。建設“黨建專題館”。在市展覽館所在的市中心廣場建設“黨建主題公園”,集中展示東莞黨建發展歷程、品牌項目、先進模范、輝煌成果,使展覽館既成為東莞當好“兩個窗口”(向世界展示我國改革開放成就的重要窗口、國際社會觀察我國改革開放的重要窗口)的重要展示平臺,又成為向廣大市民宣傳黨建成果的重要展示平臺。著力推動黨建宣傳常態化。廣泛設立媒體黨建專欄、專題、專頁,適當提高召開黨建新聞發布會、媒體通氣會、發布新聞通稿等頻次;著力提升黨建宣傳可接受度,充分發揮市場化媒介和移動端新媒體的傳播優勢,精準對接新時代群眾的媒體喜好和習慣,讓群眾感受到黨建工作無處不在,不斷夯實基層黨建的群眾基礎。

    實施“智網黨建”需正確處理幾個關系

    東莞在以“智網黨建”工程提升基層黨建質量的實踐中,牢牢增強政治領導本領,堅持戰略思維、系統思維和創新思維,始終把握統籌規劃,堅持科學理論的指導,處理好解放思想與實事求是、統籌推進與分類指導、問題意識與結果導向、黨建引領與基層治理的關系。

    解放思想與實事求是的關系。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精髓,也是實施“智網黨建”工程、整體提升基層黨建質量水平的核心精神。智網黨建中的解放思想,就是研究東莞城市化進程中黨建工作出現的流動性、分散性、異質性等新情況,改變以往城鄉分割談黨建、就黨建談黨建、重數量不重質量談黨建的慣性工作方式和傳統思維方式,把黨建放在城市化大背景下考慮,針對新需求、運用新技術、建立新機制,實現基層黨建思維從樣本思維到全量思維、線性思維到復雜思維、靜態思維到動態思維、因果思維到關聯思維的根本性轉變。智網黨建中的實事求是,就是一切從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的實現需要這個最大實際出發,利用“互聯網+”新技術,采集全部黨員信息、發現群眾最大需求、建立黨建全程責任,從大數據的全部“實事”中,從這些“實事”固有的相互聯系中,從“實事”內部不斷的發展變化中,探求和把握智網黨建發展變化的內在規律。

    統籌推進與分類指導的關系。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要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實施統籌推進,就是通過創建“智網黨建協作組”,由基層村(社區)兩委干部擔任基礎網格的網格長,采取組織共建、活動聯辦、資源同享,實現“網格劃到哪里,黨旗插到哪里”,確保黨始終總攬全局、協調各方。加強分類指導,是指“智網黨建”著眼不同領域分類施策。把握不同地域、不同類型黨組織的特點,分類制定鎮街、市直單位、村(社區)、國企、學校、“兩新”組織等基層黨建標準清單,統一制定從嚴治黨、管黨的行為標準,在智網平臺內量化打分;通過大數據技術,智能分析黨員學習記錄與自身特點,推薦適合黨員的個性化學習菜單,提高黨員教育的精準性、有效性;“智網黨建”平臺在統一底層技術下,提供模塊開發升級功能,給基層各類黨組織留出創新余地和空間。如厚街鎮探索打破界限、統一調配、全員入格的黨組織設置新體系。鳳崗鎮借助“黨員+網格員+志愿者+社會組織”體系,深化代辦式服務,尤其是為一些行動不便的特殊人群提供上門的服務內容。虎門鎮發揮老黨員作用,建立第三方調解的“和事佬”調解項目,實現黨建引領提升社會幸福力。統籌推進與分類指導的有機結合適應了基層千差萬別和千變萬化的特點,實現了黨建工作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互依存。

    問題意識與結果導向的關系。問題是實踐的起點,創新的起點。東莞實施“智網黨建”工程,不是單純地就技術談技術,而是從問題出發,從提高黨的建設質量的高度進行謀劃。針對市場經濟下黨員流動強、黨組織覆蓋難、黨建資源破碎化、社會組織單元復雜的問題,運用“網格化+信息化+清單制+標準化”的機制創新,互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突破了黨建工作的時空障礙和管理層級,將每一名黨員連接在一起,解決黨組織聯系服務黨員的最后一公里,通過對黨務工作的信息化改造加強全面從嚴治黨。因此,“智網黨建”技術創新背后體現的是理念、體制、機制的變革。由問題導向帶來的改革是否成功,要以結果和績效來評價,“智網黨建”工程實現了“一網統籌”,將黨務管理納入一張網、黨建責任列清一張單、黨員監督制定一套標準,促進黨建工作的精細化、科學化和質量提升,從問題意識出發,實現了良好的結果導向。

    黨建引領與基層治理的關系。加強基層黨的建設、鞏固黨的執政基礎是貫穿社會治理和基層建設的一條紅線,“智網黨建”工程是連接黨建與基層治理的一道橋梁。在“智網”平臺內,群眾以圖片隨手拍、文字隨時報等方式就身邊的基層治理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黨組織和黨員群眾之間“即時”“零距離”交流互動,問題收集、轉交辦理、跟蹤反饋等電子數據全面整合聯通。企業注冊登記、戶籍戶政、教育醫療、社會保障、消防治安等與民生密切相關的服務事項網上辦理,變“群眾跑腿”為“信息跑路”、變“企業四處找”為“部門協同辦”,把“大黨建”“大綜治”“大安全”“大市政”“大城管”等基層治理資源有機統籌起來,實現人人參與的“互聯網+黨建+基層治理”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作者系廣東省東莞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責編:謝倩、閆妍)
    相關專題
    · 市局干部談黨建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云”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