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de id="g60kg"></code>
  • <li id="g60kg"></li>
    <li id="g60kg"></li>
    <center id="g60kg"></center>
  •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創新案例”征集評選活動

    陜西漢陰縣創新開展“黨員進社區、點亮微心愿”活動

    中共漢陰縣委組織部

    2018年08月08日13:35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一、背景動因

    漢陰縣共有城市社區4個,居民總戶數8513戶,26047 人,46個居民小組,其中:流動人口3674人,60歲以上3864人,駐社區單位101個,到社區報到機關黨員1549名;社區干部30人。2014年,陜西省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工作部署后,漢陰縣在調研中發現,在職黨員到社區報道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存在三方面問題:

    一是居民結構復雜,服務需求難滿足。社區居民構成復雜,有下崗職工、退休干部職工、大中專畢業生、退伍復員軍人、外來經商人員,服務需求多元化,機關黨員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缺乏針對性載體,無法滿足每名居民,服務效果不佳。二是活動難組織,經常活動較少。面對社區居民、機關黨員龐大群體,社區組織大型活動人力、精力有限,經常性開展活動困難,開展的多是臨時性活動,服務活動難以常態化。三是活動形式單一,黨員參與性不高。大部分機關黨員開展志愿服務僅停留在政策宣傳、環境整治、治安維護、物資捐助等層面,服務形式單一、黨員服務有限、對在職黨員缺乏吸引力,黨員參與性不高。

    為切實解決上述問題,漢陰縣堅持問題導向,打破傳統的“灌輸式”黨員服務工作思維,探索建立以機關黨員“點對點+傾聽式”服務為重點的“黨員進社區、點亮微心愿”的主題實踐活動,通過幫助居民實現“微心愿”,讓廣大居民從“被動接受”服務到“主動參與、主動監督”黨員志愿服務活動,搭建了機關黨員聯系服務社區群眾的新載體、新途徑。實現了社區黨支部引領、漢陰志愿聯盟與駐區單位黨組織“搭臺”、機關黨員“唱戲”、社區居民“受益”有序對接、互助“雙贏”的良好局面。

    二、主要做法

    堅持以社區黨支部為核心和紐帶,發揮駐社區單位職能作用和黨員領導干部的示范帶動作用,依托漢陰志愿者聯盟組織,實現機關黨員與居民群眾精準對接,探索出“一對一”、“點對點”、“傾聽式”居民服務新路徑,通過“微心愿”,傳遞大溫暖,為構建和諧社區奠定扎實基礎。

    (一)社區黨組織引領,“七步工作法”實施“微心愿”

    社區黨支部充分發揮政治引領和牽頭協調作用,探索推行微心愿“征集、審核、公示、認領、實施、監督、公布”七步工作法,細化工作流程,加強過程管理,幫助廣大居民實現“微心愿”。

    一是征集。社區黨支部每月初采取“線上線下”征集方式,利用電視、網站、QQ群、公示欄等載體,定期發布征集微心愿的工作信息,并通過QQ群、社區網站等平臺,“線上”收集微心愿。針對部分空巢老人、殘障人士行動不便等實際,社區干部主動上門走訪慰問、發放心愿卡、設置心愿墻等方式,“線下”征集微心愿。二是審核。社區班子成員詳細登記許愿人、聯系方式、主要內容等關鍵信息,對征集的微心愿進行匯總審核分析,綜合評估“微心愿”合理性。對不切合實際的微心愿,主動與居民溝通協商,合理確定微心愿的具體內容,確保微心愿實在具體、能夠實現。三是公布。各社區在社區醒目位置設置“心愿墻、許愿樹”,對收集到的微心愿進行公布,并同步發布到駐社區機關黨員QQ群、微信群和漢陰志愿服務網站,各駐社區單位黨組織和在職黨員第一時間知曉微心愿。四是認領。黨員采取“結親式”、“團隊式”認領或者電話、QQ和微信留言等方式,主動認領能為、愿為、善成的“微心愿”。五是實施。機關黨員7天之內,主動完成社區黨支部、許愿居民的對接,在10天之內幫助居民實現力所能及的微心愿。六是監督。建立微心愿征集臺賬、認領臺賬,制定“微心愿”征集跟蹤回訪登記表,通過電話、會議、座談會、走訪等方式,對微心愿達成情況定期回訪,全面了解微心愿辦理情況,掌握群眾滿意度。并將進展情況及時公布到“回音壁”、QQ和微信群,接受群眾監督。七是公示。社區每季度對微心愿達成情況進行分析匯總,在各駐區單位和社區公開欄進行公示。對已完成的微心愿,在社區設置心愿圓夢光榮榜,將完成的過程制作成精美的廣告貼進行張榜公示,激發廣大黨員投身社區服務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志愿組織助動,凝聚合力幫助達成“微心愿”

    為進一步營造“志愿服務、人人參與”的良好氛圍,引導廣大黨員自覺、主動參與“黨員進社區、點亮微心愿”等社區志愿服務活動,2014年6月,我縣依托社區陣地,聯合民間團體和各機關單位志愿服務隊聯合組建“漢陰縣志愿者聯合會”(簡稱:漢陰志愿聯盟),并成立志愿聯盟運轉協調辦公室,選拔27名優秀志愿者分工負責全縣大規模志愿服務活動相關工作,搭建廣大黨員開展志愿服務互動、互助的聯合大平臺。

    一是建立志愿服務站,實施項目化運作。依托“漢陰志愿聯盟”,各社區黨組織分別成立社區志愿服務工作站,固定2名工作人員,具體負責“黨員進社區、點亮微心愿”活動和黨員各類志愿服務活動。社區志愿服務工作站在征集到廣大居民群眾“微心愿”后,及時上報漢陰志愿聯盟,由志愿聯盟和社區黨支部負責同步發布“微心愿”,志愿聯盟將微心愿信息上傳漢陰志愿服務網站,詳細登記微心愿基本信息,并公開各社區服務站聯系電話、服務項目和時間安排,對“微心愿”實施項目化運作、常態化開展活動。在志愿服務活動中,組織參加活動的志愿者實名簽到,利用“志愿云”系統,采用團體錄入、個人申報、時長碼計時、手機APP計時、自動計時等方法,為表彰、激勵、回饋提供準確記錄依據。

    二是圍繞全縣中心任務,延伸“微心愿”觸角。圍繞全縣中心工作、重點任務,將微心愿活動延伸到建檔立卡貧困村黨組織,不斷探索服務活動新觸角。為進一步推動脫貧攻堅工作和關愛貧困家庭兒童工作,自2017年5月起至12月,我縣開展“相約中國夢、助力脫貧攻堅”貧困家庭兒童關愛活動,全面征集全縣在冊的貧困兒童、殘疾兒童群體的微心愿(價值100元以內),通過上傳漢陰志愿服務網站,動員各單位廣大黨員、干部和社會各界愛心人士主動認領貧困家庭兒童微心愿,為助力脫貧攻堅、關愛貧困家庭營造濃厚氛圍。

    三是開展各類主題活動,拓寬黨員志愿服務內涵。針對征集到一些共性微心愿,由漢陰志愿聯盟牽頭,突出三大重點,在全縣范圍內開展各類主題志愿服務活動。以日常需求為重點,建設扶貧幫困入村到戶的“愛心超市”,積極調動社會各界愛心力量參與脫貧攻堅工作;以特殊需求為重點,針對孤寡老人、貧困大學生、留守兒童三類人群,專項開展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關愛老人行動、助學幫教主題活動;針對社區重點任務、重大節日期間,社區黨支部、駐社區單位針對性地開展 “清涼消暑敬老行動”、“愛心助圓大學夢”、“情暖漢陰?愛聚鳳凰”慈善晚會、“快樂六一?愛心盒子”活動、“中秋團圓愛無限”等關心青少年、關愛空巢老人、民俗節慶等各類黨員志愿服務,不斷豐富“黨員進社區、點亮微心愿”活動內涵,拓展和延伸黨員志愿服務的覆蓋面。

    (三)各級黨組織聯動,共駐共建助推實現“微心愿”

    牢固樹立大黨建理念,按照條塊結合、優勢互補原則,運用“黨建+”思維,把城區機關事業單位黨組織、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組織、城市社區黨組織聯動起來,共駐共建助推實現“微心愿”。

    一是統籌推動落實。縣委組織部、縣委宣傳部、縣直機關工委聯合對“黨員進社區、點亮微心愿”工作進行總體規劃、指導推進和督促檢查;各駐地單位黨組織把黨員進社區參加志愿服務納入黨建工作計劃、落實領導責任、定期考核評比,在黨員民主評議、評優樹模中充分運用;社區黨組織列出服務項目、提供服務內容,定期組織服務活動,按照“好、一般、差”三個等次,定期評估黨員志愿服務活動成效,每年年底反饋給駐地單位黨組織。駐區單位和社區建立雙向反饋制度,機關單位黨組織與社區的溝通聯系,定期了解黨員在社區現實表現。二是提升服務水平。將點亮微心愿活動納入機關黨務干部和黨員培訓重要內容,采取走出去、請進來,通過集中培訓、定期輪訓、黨員大會等形式,專題就微心愿活動流程、如何實施微心愿進行業務培訓,提升廣大機關黨員服務社區居民能力和水平。兩年來,先后組織30余名黨務干部和在職黨員奔赴安康市義工聯學習,2次赴西安市戶縣社區及碑林區志愿服務組織孵化基地觀摩學習,3次邀請省市志愿服務專家來漢陰培訓,20余名黨員志愿服務隊長參加省、市專項培訓。三是典型示范帶動。縣委每年對在職黨員進社區開展志愿服務活動成效顯著的先進黨組織、優秀共產黨員進行表彰。并深入挖掘具有代表性、感人的典型事跡,通過電視、網站、QQ群、微信平臺,大力宣傳先進典型事跡及個人,激勵并帶動廣大機關黨員積極參與微心愿活動。定期開展愛心訪談、道德講堂,邀請在職黨員分享活動心得和啟示、居民群眾分享心愿達成后感受,多形式、多方位、多維度增強“黨員進社區、點亮微心愿”活動的影響力、感召力。四是加大保障力度。縣委每年度為每個城市社區下撥1萬元志愿服務活動經費補助,駐區單位黨組織每年也拿出一定經費,用于在職黨員進社區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經費補充。把“黨員進社區、點亮微心愿”工作納入基層黨建“季度明查暗訪、定期通報”和黨組織書記述職評議考核的重要內容,每季度對機關黨組織組織黨員開展志愿服務活動情況進行抽查,對責任不落實、工作不力的單位,進行專項督辦或約談單位負責人,有力促進了志愿服務活動常態化、制度化、實效化。

    (四)機關黨員“唱戲”,立足需求幫助圓夢“微心愿”

    廣大機關黨員在開展活動中,通過真正弄清自己能夠做什么,社區需要干什么,群眾盼望做什么,立足群眾需求,最大化地發揮在職黨員的優勢,多方力量,幫助廣大居民實現“微心愿”。

    按照“居民點單、組織下單、黨員接單”服務模式,以群眾個性化需求為主線,采取單個服務、組團服務等方式,幫助廣大社區居民實現“微心愿”。針對黨員個人能幫助達成的“微心愿”(如:一套新文具、一個新書包、一本書、一件新衣服、一雙新鞋子,甚至是一張笑臉、一句話語、一個擁抱,有人陪說話等),廣大黨員自發安排時間,上門到居民群眾家里幫助實現“微心愿”;針對征集到部分共性的“微心愿”,采取組團式服務,集中幫助居民達成“微心愿”。如:縣糧食局黨支部在得知社區老人想有人陪的微心愿時,組織全體機關黨員與社區退休老黨員、獨居及殘疾老人一起共度母親節;針對部分完成難度較大,社區黨支部主動與駐社區單位黨組織對接,由駐社區單位黨組織書記帶頭認領,多方合力幫助達成微心愿。如:縣衛計局黨委書記認領部分居民“想做一次體檢”心愿后,組織機關黨員到社區開展“送健康上門、免費體檢”活動;縣行政服務中心黨支部書記認領“想辦事更方便”微心愿后,主動與居民聯系,組織廣大黨員上門為居民辦理證件。全縣2000余名黨員干部主動參與志愿服務活動,“黨員進社區、點亮微心愿”活動開展以來,共征集社區居民微心愿680個,幫助達成微心愿425個。

    三、初步成效

    一是實現了社區黨建“單打獨斗”向“開放共享”轉變。通過“黨員進社區、點亮微心愿”活動,社區突破了傳統黨建工作的思路與方法,將駐社區機關事業單位、學校、醫院等各領域黨組織黨建資源,以及機關黨員、社會熱心人士等各領域人力資源全部納入社區黨組織黨建整體資源的大格局中來,社區黨建得到各方力量的關注、參與和大力支持,區域化黨建新格局逐步形成,社區黨組織凝聚力、向心力、戰斗力得到明顯增強。

    二是實現了城市社區服務“粗放型”向“精準化”轉變。通過漢陰志愿聯盟資源平臺,將全縣機關黨員、各界愛心人士整合起來,共同參與社區服務中來,服務隊伍得到充分保障,服務更加專業化、精準化、實效化。廣大黨員通過從居民需求出發,從自身實際出發,“一對一”、“面對面”、力所能及幫助居民實現“微心愿”,及時解決了居民群眾的燃眉之急,居民通過“小”心愿感受到黨的關懷和溫暖,對黨員滿意度不斷提升。

    三是實現了社區共駐共建“形式化”向“實質化”轉變。對一些“特殊”的微心愿,社區黨組織及時與所在鎮黨委、縣直機關工委、縣委組織部進行匯報,通過召開駐社區單位聯席會議,統籌多方力量,整合各類資源,集中幫助社區居民解決一些黨員個人無法達成的微心愿,社區共駐共建資源發揮實現最大化,區域化城市黨建工作的大格局逐步形成。

    四是實現了黨員服務從“要我服務”向“我要服務”轉變。廣大黨員結合自身實際,力所能及地幫助居民實現“微小”心愿,獲得了社區居民、社區黨組織和所在單位黨組織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認可,獲得感、成就感和滿足感明顯增強,參與社區活動和服務群眾的積極性明顯提升,實現了“被動接受”到“主動作為”轉變,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得到了極大地發揮,“小心愿”演變為“大和諧”的“雪球效應”得到充分凸顯。

    四、經驗啟示

    一是開展黨員志愿服務活動,必須充分發揮支部領導核心作用。開展“黨員進社區、點亮微心愿”活動,是破解城市社區黨建管理、服務難題的具體實踐。要打通聯系和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必須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和政治優勢、組織優勢,由黨支部“搭臺”,整合各級黨組織力量,組織各級黨員主動參與聯系和服務群眾工作,真正達到暖民心、促和諧、聚能量目標。

    二是開展黨員志愿服務活動,必須以廣大群眾參與作為主體。在職黨員進社區開展活動,廣大居民群眾滿意是首要基礎,也是做好服務群眾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以居民群眾為主體,認真聽取居民群眾需求,站在群眾角度,想群眾之所想,解群眾之所急,解難題、辦實事,讓廣大群眾感受到黨員作風轉變,讓廣大群眾參與到機關黨員服務和作用發揮日常監督中來,最終實現黨員志愿服務精細化、精準化,群眾滿意最大化。

    三是開展黨員志愿服務活動,必須激發廣大黨員的主觀能動性。廣大黨員是聯系和服務群眾的重要基石,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必須最大化激發主觀能動性,最大化地發揮在職黨員優勢,讓廣大黨員主動參與服務,樂于參與服務,聯系和服務群眾才具有生命力,黨組織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戰斗力才能得到進一步增強。

    (責編:黃瑾、閆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云”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