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de id="g60kg"></code>
  • <li id="g60kg"></li>
    <li id="g60kg"></li>
    <center id="g60kg"></center>
  •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創新案例”征集評選活動

    江蘇灌云縣:“1+X+N”模式擦亮商圈“紅色名片”

    江蘇灌云縣委組織部

    2018年10月09日09:0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一、背景與動因

    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商圈作為城市居民進行物質、情感、文化交流的特定功能空間,日益成為城市生態結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江蘇灌云縣商圈經濟呈現出加快發展的良好態勢,主城區各類商圈不斷集聚壯大,已形成富園廣場商圈、九龍港水街商圈、五金公司商圈等數個商圈,如何在新形勢下開展好商圈黨建工作,還面臨諸多困難。

    1、組織難覆蓋。商圈商戶普遍存在“小散廣”特點,且商戶黨員人數少,加上市場競爭殘酷、自身生存壓力的存在和商戶經營變動等原因,黨員流動較為頻繁。另外商戶部分黨員不主動亮明身份,給商圈黨組織組建帶來很大麻煩。

    2、陣地難保障。商圈商戶大多是按照市場化運作,商戶的門面產權一般屬于個人所有,不少商戶對商圈黨建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對建立商圈服務陣地的積極性不高,協調難度較大。

    3、活動難開展。目前,大部分商圈沒有明確的功能定位,商圈商戶溝通交流不多,未能建立交流平臺,黨組織的歸屬感不強,商戶參與支持度不高,加之商圈黨建也沒有專項經費,難以開展必要的活動,黨員作用也難以得到充分發揮。

    二、做法與經過

    針對上述存在問題,灌云縣主動適應新時期新特點,積極探索1個協會黨組織、覆蓋X個商戶、孵化N個商圈黨支部的“1+X+N”工作模式,開辟了商圈與黨建“融合式”發展新路徑,在以往金色“聚寶盆”上畫上了一個“紅色商圈”。

    1、商協共建、組織推動,構建商圈黨建新模式。建立商圈黨建工作組織體系,切實把商圈內商戶有效組織起來,不斷擴大黨的組織和工作的有效覆蓋。構筑商圈黨建“紅色堡壘”。發揮縣私個協會與商戶聯系緊密、熟悉情況的優勢,在縣委“兩新”工委的領導下,成立縣私個協會黨委,接受富園廣場商圈、九龍港水街商圈、五金公司商圈等7個商圈中的零散黨員、流動黨員掛靠。按照硬件達標、管理規范、活動經常的要求,加強縣私個協會黨委規范化建設,形成了活動陣地與會員商戶共建共享、黨員人才與會員商戶聯育共培、黨建活動與會員商戶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搭建商戶黨員“紅色驛站”。借助會員商戶注冊登記,對會員商戶中流動黨員進行排查,下發流動黨員普查登記表,通過個人報、組織找、政策引等方式,讓會員商戶中的 “口袋”黨員、“隱形”黨員亮明身份,對查找到的黨員建立管理臺賬,納入縣私個協會黨委教育管理范疇。采取例會集中輔導、黨建指導員上門送教送學、黨建微信群交流等措施,做好會員商戶及黨員的教育引導和素質提升。培育商戶人才“紅色基因”。大力實施黨員人才工程,建立黨員人才培養制度,通過組織引導、結對幫扶、黨建指導員推薦、商戶推優、骨干人才自薦等措施,注重把符合條件優秀商戶、管理層骨干發展為黨員,為商戶黨員、人才的成長和進步搭建平臺。對已培育有3名以上黨員的商圈及時單獨成立黨支部;暫不符合單獨成立黨支部的商圈繼續加強黨建指導。截至目前,縣私個協黨委培育發展商戶黨員20人,孵化商圈黨支部7個。

    2、活動共辦、黨群互動,構筑商圈員工新家園。積極推動商圈與街道社區、駐區單位、行業協會黨組織場地等資源有效整合、多方共享,廣泛開展系列黨建活動,受到商圈商戶和員工的普遍歡迎。推動陣地“共享共用”。圍繞“有溫度、聚人氣”要求,按照有場所、有設施、有標志、有黨旗、有圖書、有制度等“六有”標準,高標準打造600平方米縣私個協會商圈黨群服務總站,在五金公司、富園廣場、九龍港水街等商圈建立黨群服務分站,各站內設黨員“紅色之家”、人才“培養課堂”、商戶“政策基地”、服務“溫馨驛站”4個功能活動室,為開展商圈黨建活動提供了硬件保障。開展黨群“共創共爭”。發揮群團組織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實施“一建二亮三比”黨員先鋒崗實踐行動,定期組織“五星黨員商戶”“十佳誠信經營商戶”“十佳優質服務職工”和“誠信經營示范街”等評比活動,激勵商圈商戶爭先進位、誠信經營、明碼標價,實現了黨員形象更亮、商戶經營更好的“雙贏”效果。引導商圈“共駐共建”。加強商圈與街道社區、駐區單位、行業協會黨組織共建力度,開展“展黨員風采、當服務先鋒”活動,組織商戶和員工參與街道社區建設,對接街道社區接扶貧救災、捐資助學、志愿服務等公益項目,引導其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履行社會義務,服務縣域經濟社會發展。

    3、信息共享、部門齊動,打造服務商圈新平臺。整合各部門資源,著力在服務商戶和員工上下功夫,構建了服務商圈“同心圓”。推行“一站式”服務。依托商圈黨群服務站,協調市場監管、工會、團委等部門進駐商圈黨群服務站,通過摸排商戶發展狀況、實際需求等信息,建立一商戶一冊信息庫,提供人事代理、員工交友、社團組建等一站式政策咨詢服務,實現服務商圈員工“零距離”。開展“組團式”服務。由鎮街黨(工)委牽頭,商圈黨支部參與,從金融、法律、文化等不同領域選聘25名優秀黨務工作者擔任“服務顧問”,組建“紅色管家團”。每月舉辦一次“黨建+商圈文化沙龍”,通過活潑開放的交流研討形式,提高黨員參與學習積極性;每季度召開一次商圈聯席會議,分析研判黨員隊伍管理等工作;利用商圈夜校、“空中”課堂等教育平臺,每年舉辦一期政治能力提升培訓班,學習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王繼才同志先進事跡等內容,提升商圈黨務干部黨性修養。提供“菜單式”服務。圍繞商戶和員工需求,組建黨員志愿者服務隊,開展政務直通車進商戶活動,為商戶提供服務菜單,通過商戶點菜、支部審核、職能部門按需上菜,協助商戶解決了員工招聘、落實待遇、拓展業務等實際問題,助力商圈商戶發展,實現了商戶找服務到服務送上門的轉變。

    三、成效與反響

    加強商圈黨組織和黨員的有效管理,發揮了商圈黨組織的戰斗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取得了商圈支部變強、黨員隊伍變優、黨員商戶變富的明顯效果。

    1、商圈支部“亮旗幟”,引領了商圈發展。以縣私個協會黨委為依托,以黨員人才為骨干,以商戶為基礎,探索了“1+X+N”工作模式,孵化建立商圈黨支部7個,讓黨旗在商圈高高飄揚。各商圈黨支部積極為政府分憂,為社會減壓,幫助商圈下崗員工更好就業創業,舉辦10多場招聘會,提供就業崗位200余個。

    2、流動黨員“亮身份”,聚合了商圈能量。把好流動黨員登記、查詢、服務“三關”,讓100余名商圈中的 “口袋”黨員、“隱形”黨員亮明身份。建立黨員人才培養制度,及時把政治意識強、口碑好、威信高、業績好商戶發展成黨員,目前商圈內有82人提交了入黨申請書,新發展商戶黨員20人。圍繞“展黨員風采、當服務先鋒”主題,100余名黨員開展“微心愿”認領、“微愛義賣”等公益活動,受到了群眾的普遍歡迎。

    3、經營商戶“亮牌子”,提升了商圈形象。采取“先諾后授”辦法,在商圈設立“黨員創業崗”,圍繞熱情服務、文明經商、公平競爭、誠信經營、模范帶頭等作出“五項承諾”,縣委組織部會同市場監管、稅務等部門,組織開展“五星黨員商戶”、“十佳誠信經營商戶”等評比授牌活動,先后有20名黨員商戶榮獲“五星黨員商戶”獎牌、10名商戶榮獲“十佳誠信經營商戶”獎牌,黨員商戶在商圈中起到了模范帶頭作用,形成了公平競爭、依法經營的良好氛圍。

    四、經驗與啟示

    1、構建充滿活力的商圈黨建工作網絡是前提。堅持把促進商圈發展壯大作為黨建工作的出發點,在設計載體和策劃活動時,考慮針對性和有效性。針對商圈主體多樣化、經營規;、業主流動化,進一步完善“1+X+N”商圈黨建工作模式,以街道社區為依托,將商圈黨員納入城市基層黨組織網絡,實行屬地管理服務。充分發揮商圈黨組織政治核心作用,凝聚積極向上的商圈黨建文化,不斷提升商圈黨建工作社會影響力。

    2、完善集聚合力的商圈黨建運行機制是關鍵。構建縣、街道、社區“三位一體”推進機制,加強商圈黨建工作一體化共建。堅持工作項目化、項目責任化、責任具體化,建立商圈黨建工作情況定期報送機制,及時掌握工作動態。制定重點商圈重點任務表,開展季度評估、半年督查、年度考核,確保各項目標任務完成。加強正向激勵,大力宣傳商圈黨建工作經驗、做法、成效和各類先進典型,營造全社會關注支持的濃厚氛圍。

    3、健全縱深有力的商圈黨建保障體系是基礎。加強商圈流動黨員管理,讓商圈的“隱形”黨員、“口袋”黨員亮出身份。核定專項編制,組建一支結構合理的黨務工作者隊伍。突出黨建元素和承載功能,通過單獨建設一批、與街道社區共建共享一批等方式,推進商圈黨員活動室建設,打造“黨員之家”。建立黨建工作經費保障機制,通過從管理經費中劃撥、稅前列支、黨費返還、資金獎補、黨員自愿捐助、各級財政統等途徑,多渠道籌集商圈黨建工作經費。

    (責編:宋晨、閆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云”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