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de id="g60kg"></code>
  • <li id="g60kg"></li>
    <li id="g60kg"></li>
    <center id="g60kg"></center>
  •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創新案例”征集評選活動

    江西瑞金市:以社區建設為切入點 構建城市基層黨建新格局

    中共瑞金市委組織部

    2018年10月17日09:0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一、背景起因

    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作為人民群眾生活家園的基層社區,成為城市各類社會活動的主要平臺,并日益成為城市社會治理的重心。針對城區人口不斷加劇、居民流動性不斷加快、社區治理難度不斷加大等問題,城市社區黨建怎樣適應新情況、新形勢、新任務,切實提高黨組織的影響力、號召力和凝聚力,保證黨和政府在城市各項任務的完成,更好地為廣大市民服務,已經成為黨的城市基層組織建設的重要課題。

    二、做法及成效

    瑞金市城區下轄12個社區,人口近20萬,城區轄區內有107個機關和企事業單位,現有社區黨組織26個,非公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黨組織107個,機關事業單位黨組織133個,國有企業黨組織23個,共有黨員7165名,其中社區黨組織有黨員1829名。針對城區人口規模不斷加劇、居民流動性不斷加快、社區治理難度不斷加大等問題。瑞金市創新社區黨建工作思路,打破行政區域和黨組織隸屬限制,以落實“三個保障”,突出互聯互助、共享共建、開拓開放的理念,推動城市社區黨建全面進步、全面過硬。

    (一)落實“三個保障”,打牢工作基礎。一是落實人員保障,確保有人辦事。注重從致富帶頭人、務工經商人員、復員退伍軍人中擇優選配政治過硬、能力突出、群眾口碑好的社區干部。科學設置社區干部職數,增加至5-9人,并實行“兩委”干部交叉任職,配齊配強社區干部隊伍。同時,從大學畢業生、居民黨員、優秀物管人員中招聘批社工,按照每800戶居民配備1名社工,服務社區居民。二是強化經費保障,確保有錢辦事。建立區干部待遇正常增長機制,三年來翻了一翻,增強了社區干部崗位吸引力。加大對社區轉移支付和各級財政下撥資金的整合力度,除去社區干部基本報酬外,目前,全市每個社區每年配套社區工作經費5萬元,服務群眾專項經費不少于3萬元,并給每個社區安排5個結對共建單位,要求每個單位支持工作經費不少于1萬元,確保社區正常運轉和各項活動正常開展。三是壓實黨建責任,確保有勁辦事。明確社區黨組織書記為黨建“第一責任人”,每年底向所在鄉鎮黨委和所在社區的黨員群眾進行雙向述職,接受現場評議。開展黨建巡察,每月隨機抽查1-2個社區黨組織,檢查黨建基礎業務落實情況,推進社區黨建規范化建設。每年召開一次社區黨建流動現場會,覆蓋所有社區黨支部,檢驗社區黨建工作實效。強化結果運用,把述職評議結果、每月巡察結果、流動觀摩結果納入基層黨建年終考核和社區黨組織書記分類管理考核,實現激勵先進、鞭策后進。

    (二)突出互聯互助,優化資源配置。活動陣地聯用。統籌城區機關、企事業單位、住宅小區社區用房等資源,采取“新建一批、移交一批、調劑一批、提升一批”的方式,在中心城區調劑移交5000平方米場所提升社區黨組織活動陣地。打破按行政區劃建設社區活動場所的傳統模式,將2-3個社區黨組織遷入同一活動場所聯合辦公,實現活動陣地聯用,有效解決老城區社區活動場所緊張的難題。目前,全市城區12個社區黨組織都有固定活動場所,擁有對活動場所的實際使用權,能夠長期穩定使用10年以上,且功能配套能夠滿足現實需要。人員力量聯崗。面對當前征地拆遷、便民服務等社區事務繁多,社區干部編制少的矛盾,在招聘社區義工和招募社區志愿者的基礎上,實行力量統籌、人員聯崗。在實行區域聯合辦公的社區,計劃生育、醫保收繳、綜治信訪等日常工作,干部按照各自歸屬社區分別負責,在遇急難險重任務,或涉及跨區域、跨社區事務時,進行人員統一安排、統一調度。在多個社區共同進駐的社區服務中心,打破區劃限制,統籌人員力量,以“一個窗口對外、一套人馬辦結、一個標準服務”的原則,實施聯合值班、坐班,聯合設置AB崗等,既節約行政成本,又方便居民辦事。項目資金聯動。按照權責統一的思路,統籌上級資金,集中有限資金辦大事。針對跨社區民生事務越來越多的趨勢,整合分散在各個社區的零散項目資金,將有限資金用在刀刃上,確保資金投入使用效益更大化。針對不同社區間經費和集體經濟發展不均衡等現象,實行結對幫扶、抱團發展。在集中辦公的社區之間,水、電等辦公經費開支以強幫弱,在集體經濟發展中以強帶弱。如,集體資產更強的社區聯合集體資產更薄弱、地域上相鄰相近的社區出資購買店面、建設樓宇,解決弱社區發展集體經濟難的問題。

    (三)突出共享共建,凝聚黨建合力。實行支部共建。建立社區區域化黨組織、聯合型黨組織,不斷優化各類基層黨組織設置,織密基層組織之網。如,依托社區和主管部門,建立小區物業黨支部,吸收物業企業黨員和小區黨員參加組織生活;依托社區和行業協會,在商圈市場建立黨支部,吸收個體工商戶、進城務工黨員參加組織生活。2016年以來,通過這一模式共新建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支部83個,有效提升了黨組織在城市的覆蓋水平。實施黨員共管。建立以地域為基礎,共管共治、機動靈活的黨員教育管理模式。實行黨員雙向共管,以單位豐富的黨員教育管理資源帶動提升社區黨員教育管理水平,實現社區黨員與單位黨員的雙向管理。對黨員人數較少的非公企業和社會企業黨支部,與社區黨支部聯合開展“黨員活動日”,聯合學習、聯合上黨課;對進城務工黨員、流動黨員,完善組織隸屬關系與參與組織生活相對分離的教育管理機制;實施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員到社區報到,常態化開展黨員志愿服務活動。同時,加強對駐區單位黨員干部的考核管理,對結對共建的單位干部年度考核和提拔使用征求社區意見。實現事務共商。堅持民主,接受監督,推進社區事務共商共議。建立區域黨建聯席會制度,實現轄區內社區與結對共建單位黨建工作互促共贏。依托居民民主協商機制,建立社區事務聯席會議制度,對轄區重大公共事務,邀請轄區行政機關、企事業單位、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組織和黨員代表列席討論,充分收集各方面意見建議,實現重要事務共商共治。

    (四)突出開拓開放,提升服務水平。組織服務向群眾開放。綜合運用傳統方式和現代網絡媒體,常態化開展“三務公開”,建設開放、透明黨組織,有效接受群眾監督,提升社區居民對黨組織的認知、認同。借鑒運用支部微信群開展黨員學習討論、征求民生議題的成功經驗,打造“萬人萬戶”便民服務體系。各個社區以網格為單位建立微信群,每戶居民邀請一個代表加入,掛點鎮、村干部長期在線為民答疑解難,公安、電力、供水、醫療等部門工作人員長期在線為民提供服務。組織活動向群團開放。加強不同單位、部門之間的團結協作,推進黨組織活動與其他部門組織的活動有機結合,打造開放式、融合性的社區黨組織活動。充分發揮黨組織的引領作用,在開展“黨員活動日”和黨員志愿服務活動時,積極與團委、婦聯等組織開展的便民利民活動聯合,統一制定活動方案,協調推進活動開展。開展醫療衛生等專業部門與社區“坐莊式”開展活動,探索多種活動開展方式,有效增強活動的吸引力和服務群眾的針對性。如,開辦紅都社區大講堂25場次,融合社科講堂、道德講堂、法律講堂等,為群眾提供多元化的“精神大餐”。組織資源向社會開放。向社會開放社區黨建服務中心辦公場所、設備物資等,建立長年免費向周邊黨員群眾開放的活動平臺。在社區服務中心,聯合打造職工學校、兒童之家、心理咨詢室等一批活動場所,為各類活動進入社區提供條件。充分發揮社會組織和專業機構的特長優勢,為社區居民提供專業服務。如通過向志愿服務組織開放場所和設備資源,開設“四點半課堂”,解決部分家長因下班時間晚,而小學生放學時間較早,出現學生“監管真空”的問題。

    四、經驗與啟示

    (一)夯實基礎是提升城市基層黨建水平的關鍵所在。一是充分發揮社區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推進共建,第一責任是社區黨組織,第一要務是發揮好黨組織的領導統籌作用。強化社區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服務功能,嚴格落實“三會一課”、民主生活會等基本組織制度,加強黨支部規范化建設。著力增強社區黨組織主體意識和主導意識,引導他們自覺站前臺、唱主角,主動出擊、主動上門、真抓實干,努力搭建共建平臺,為共建項目搭橋引線。二是加強干部隊伍建設。選優配強社區干部,分批分層分類加強對社區黨(工)委干部、社區干部、共建單位干部抓黨建的能力培訓,突出黨建思維教育、方法教育,提高干部對社區黨建重要性的認識,提升干部抓社區黨建的實踐能力。同時,加強考核激勵。對干部加大關心關愛力度,把抓黨建實績與個人晉升、報酬待遇等相掛鉤,推動形成“抓黨建是最大政績”的良好氛圍。三是強化基礎保障。落實社區黨建工作保障的有關規定和要求,堅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資源下放,落實社區工作經費和服務群眾專項經費,加強社區辦公場所和綜合服務設施建設,確保社區有資源有能力為群眾服務。落實為社區減壓減負的有關規定和要求,嚴格執行社區事項準入制度,對應由基層政府和駐區單位履行的法定職責,不隨意轉嫁給社區。

    (二)理順體制機制是提升城市基層黨建水平的重要抓手。一是要理清組織領導體制。通過組建社區黨(工)委和管委會,把轄區內有一定影響的駐區單位黨組織負責人選聘為社區黨組織兼職副書記或兼職委員,實現交叉任職,探索構建以社區黨(工)委為核心、社區黨組織為基礎、駐區單位黨組織共同參與的共建協調機制,能夠有效增強在加強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二是要建立工作運行機制。要探索在城區、社區黨(工)委、社區三個層面成立常設工作機構或聯絡站,選好領導小組成員,配強專職聯絡員,使共建共享工作有專門機構管、有專人抓。實施定期例會、工作通報、定期走訪等制度,通過召開工作聯席會、情況通報會、綜合分析會等,定期專題研討共建共享工作,總結經驗,破解難題,促進共建共享工作有序運行。要健全開放機制,推動開放組織、開放活動、開放課堂、開放資源,實現組織共建、活動共辦、課堂共用、資源共享,使社區黨建工作在開放中激發活力、在融合中實現優勢互補。三是要建立評價掛鉤機制。加強對共建共享工作的督查檢查,通過定期督查、隨機巡查、定點調研等方式,壓實共建共享工作責任。強化考核評價,將共建共享工作開展情況與社區、駐區單位黨員領導干部個人評先爭優、提拔使用相掛鉤,促動各級黨組織主動作為。

    (三)城市社區黨建是提升城市基層黨建水平的重要依托。一是要在加強黨員教育管理中找準切入口。圍繞進一步深化社區黨建共建共享載體活動,由社區牽頭組織開展“主題黨日聯合活動”等接地氣的載體活動,向各個社區的黨員開放,吸收不同社區的黨員和駐區單位黨員干部共同參加,通過共建共享載體活動加強對社區黨員和駐區單位黨員干部的教育管理,推動共建共享工作在黨員層面的延伸。對黨員探索實行積分績效考核,對積極參與組織活動、社區服務的黨員給予相應的獎勵。二是要在發揮各自優勢中找準結合點。發揮社區黨組織的組織優勢和政治優勢,通過牽線搭橋,推動駐區單位與服務對象面對面溝通、心貼心交流,讓更多群眾理解和支持駐區單位工作,促進駐區單位工作更好更快開展;充分發揮駐區單位自身的資源優勢,從人才、技術、物資、教育、陣地等方面,幫助解決社區自身無法破解的民生大事、發展難題,讓社區在共建共享中得到實惠。三是要在服務群眾上找準共同點。聯合社區和駐區單位認真調研、全面了解轄區群眾的實際需求,圍繞實現共同目標、共同需求、共同利益,開展組團式服務、黨員志愿服務、項目化服務等,實現實事共辦、難題共解,凝聚服務群眾合力。

    (四)創新載體是提升城市基層黨建水平的動力源。一是要推行“雙報到”。在抓好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的基礎上,瑞金市探索建立駐區單位黨組織和黨員到社區“雙報到”制度,實行駐區單位和黨員參與社區活動“雙報告”制度,幫助駐區單位實現由“局外人”到“自家人”的角色轉變,增強對共建共享工作的思想認同、情感認同,引導駐區單位和黨員為社區治理獻計出力,避免出現以單位黨員履職代替駐區單位參與共建的現象。二是要實行雙向服務。通過明確社區和駐區單位雙方各自在共建共享工作中的職責任務,瑞金市要求社區主動上門,按照權責清單主動為駐區單位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務,而駐區單位積極支持社區各項工作,在職權范圍內提供便利,在雙向服務中實現互利共贏,避免“剃頭挑子一頭熱”。三是要拓展共建共享內容。瑞金市緊跟形勢發展,進一步豐富共建共享內容,在范圍上由單一黨建向多樣化服務拓展,由一般性合作共建向專業性、精細化、個性化方向發展,實現班子聯建、干部聯掛、黨員聯訓、人才聯育、活動聯辦等,推進政企資源與社會資源和諧共振,推動信息、陣地、文化、服務等各類資源開放共享共贏。

    (責編:宋晨、閆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云”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