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臨朐縣委組織部
2019年10月14日11:0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加強社會治理制度建設,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體制,必須堅持在創新中發展。2019年以來,山東省臨朐縣以基層黨組織建設為關鍵,圍繞健全體系、整合資源、增強能力,按照組織聯建和干部統用、事務統議、財務統管、服務統抓、矛盾統調“一聯五統”工作思路,探索提升城鄉社區組織力、構建共建共治共享“大黨建”格局,為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一、背景動因
主要基于四個方面的現實需要:
一是持續推動中央決策部署向基層延伸的需要。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先后出臺了一系列關于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制度,這些制度目前在鎮級層面已得到較好落實,但村級層面法治工作方式尚未得到全面建立,仍然存在脫節問題,且滲透到社區和村級事務各個方面。城鄉治理水平過多依賴黨組織書記個人的威望和能力。將中央決策部署要求落實到村級,亟需在鎮村之間搭建一個連接平臺和緩沖載體。
二是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力的需要。目前,基層還存在“黨建”思維尚未深入人心,鎮村黨的領導能力、管黨治黨意識不強,政治責任落實不到位,存在弱化、虛化、邊緣化等問題,有的甚至不屑抓黨建;抓工作單打獨斗、多頭分散、不成體系,就黨建抓黨建、就穩定抓穩定、就發展抓發展,“兩張皮”現象比較突出;農村干部隊伍整體年齡仍然偏大,年富力強、素質能力過硬的干部數量少、力量過于分散,難以適應鄉村振興各項任務的需要;村級議事決策不規范,財務管理不嚴格,村級信訪矛盾多發頻發,等等。破解這些問題,僅靠鎮街黨委指導難度較大,亟需改革現有工作體制機制。
三是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需要。組織振興是鄉村振興的“牛鼻子”。臨朐縣地處山區,村莊布局分散、基礎條件薄弱。近年來,通過實施合村并點、加快農村社區建設,基層基礎有了明顯提升,但仍然存在各類政策、資金集約效應難以有效發揮,農業生產專業化、標準化、集約化程度低等問題,原有的村、社區管理模式,已愈加不能適應農村發展需要,無法為鄉村振興提供有力保障。亟需打破原有分散、低層次發展格局,推進要素集聚,促進農業現代化發展,激發新農村建設活力。
四是深化社區改革提升基層組織服務能力的需要。《關于加強和完善城鄉社區治理的意見》指出,到2020年實現“城鄉社區治理體制更加完善,城鄉社區治理能力顯著提升”。當前,多數社區運行仍然沿用原先工作片區模式,職能下放不到位,制度規范不健全,為民服務水平不夠好。改革現有城鄉社區體制,推動實體運行,有利于資源整合、力量聚合,進一步提升為民服務質效。
二、主要做法
(一)組織聯建,加強黨的統一領導。按照3—5公里覆蓋半徑、轄3—5個村、服務5000名左右群眾的標準設置108個社區,整合轄區內村、機關事業單位、“兩新”組織黨組織成立社區黨委,并成立青年人才、返鄉大學生、退役軍人、流動黨員等黨支部,加強統一管理。社區黨委書記一般由鎮街科級干部兼任,成員由鎮街干部和轄區內各類黨組織書記組成。根據所轄區域內產業、行業特點,牽頭成立農民合作社、青年人才聯誼會等各類組織,同步設立黨組織,增強黨對各類組織的領導。本著“強化黨的領導、深化制度監督落實、優化政策資源配置、提升干部人才隊伍”原則,賦予社區黨委“事務決策把關、村務財務監管、社區公共服務、領導轄區組織”四方面權限。對工作不配合不積極、現實表現較差的村、“兩新”組織黨組織書記,經社區黨委會研究提出任免建議、報鎮街黨委批準后即可施行,職務免除后,相應補貼報酬待遇即時取消。
(二)干部統用,打破村與村之間的壁壘。社區工作人員由鎮街干部,所轄村“兩委”干部和選調生,以及招考的社區工作人員和公益性崗位人員組成,注重吸收其他領域優秀人才充實工作隊伍。社區工作的村干部負責本村事務同時,接受社區黨委的任務分工和工作調度,最大程度聚集人才智慧,整合干部資源。同時,提高村干部工作待遇,實行“崗位+績效”工資制,額度與鎮街機關干部相當,充分調動村干部工作積極性,讓社區工作成為村干部的主業。在充分考慮政治、經濟待遇的同時,賦予社區黨委人事任免建議權,對工作不積極、現實表現較差的黨組織書記,社區黨委研究報鎮街黨委批準后即可免職,補貼報酬待遇即時取消。鎮街從社區運行管理、村級事務管理、分管領導評價等維度考核,考核結果與社區經費、干部提拔使用相掛鉤。
(三)事務統議,辦好單個村辦不好的事。集中大家智慧,強化社區黨委議事把關作用,實行社區集中議事、每周例會制度。對 “四議兩公開”程序決策的重大事項,由村黨組織提議,經社區黨委會審議把關后方可進入決策程序。集中議事由社區黨委書記主持,全體社區工作人員參加,充分論證村黨組織提議工作方案可行性,社區黨委成員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方可通過。重大復雜事項需事前在社區層面召開聽證會!八淖h兩公開”決策會議,都必須形成紀要報社區黨委留檔備查。凡未經社區集中議事的事項一律不得施行。
(四)財務統管,消除傳統財務公開的弊端。改革村級財務管理制度,撤銷原來村會計,每個社區配備1—2名專職會計,統一負責所屬村級財務賬目的核算和記賬,負責到鎮街經管統計服務中心報賬審計。原撥到村的運轉經費,全額歸并到社區黨委作為社區運轉經費,不足部分由鎮街財政予以“兜底”。實行社區集體審議、黨委書記審簽制度,各村開支事項由社區黨委事前審議,推動由事后財務公開到事前充分論證的轉變。
(五)服務統抓,打通服務基層“最后一公里”。加快推進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建設,確保每個社區有1處標準較高、功能完善的辦公服務場所。梳理整合公安、民政、衛生健康、自然資源和規劃、醫療保障、農業農村、司法、市場監督管理等鎮級行政審批事項和管理資源下放社區,同時提供餐飲購物、農資供應、家政中介、郵政通訊等社會化服務,細分為立即辦理、代為辦理、指導辦理3類,明確服務內容、服務規范、服務流程。堅持“線上”“線下”互動,探索搭建“線上服務”平臺。每天安排2至3人輪流坐班,受理群眾服務需求,推動縣、鎮服務功能向基層延伸。
(六)矛盾統調,推動糾紛在社區層面解決。社區均設立矛盾糾紛調解中心,成員由社區黨委成員、黨員村民代表,以及社保、民政、公安、司法等專業人員,各村有威望的老干部、老教師組成。按照糾紛大小、性質和調解權限,建立社區調解、行政調解、專業調解為一體的“三調對接”矛盾糾紛調處機制,統一負責轄區接訪處訪、分析研判、排查調處化解等工作。推動糾紛在社區層面就地解決。
三、工作成效
一是有力提升了基層黨組織戰斗力。通過強化社區黨委統一領導,把社區所轄各類黨組織、干部和黨員緊緊擰成一股繩,協同配合、共同發展,形成心往一處想、智往一處謀、勁往一處使的工作合力,辦好單個村辦不了、辦不好的事,有效提升了基層黨組織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戰斗力。
二是有力激發了基層干部干事創業的精氣神。通過把村干部納入社區黨委統一管理,整合了優秀人才資源,不僅為他們施展個人才能搭建了舞臺,更重要的是為集中力量辦成事搭建了平臺,干部隊伍活力和干事熱情充分迸發,政治站位和引領群眾致富、處理矛盾問題等方面的能力明顯提高。同時,工作中通過鎮街干部面對面教、手把手帶,幫助村干部走出本村、本族的小圈子,在跨村交往、協作和融合中參與經濟、社會和民主自治,提升了綜合素質。
三是有力加強了基層黨組織規范化管理。通過村級重大事項社區事前把關、事中監督、全程公開,讓權力公開透明規范運行,充分保障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讓群眾明白、還干部清白。特別是實行社區對村級財務統一支出把關、記賬管理,避免了坐收坐支等問題,村干部更超脫,群眾更信任,村務、財務更“亮堂堂”,消除了疑慮疑惑,減少了信訪矛盾,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
四是有力提高了基層組織為民服務水平。通過改善為民服務供給側,把鎮級行政審批事項和管理資源下放社區,開展社會化服務,規范服務流程,完善服務網絡體系建設,真正做到“群眾有所需、組織有所應”,在惠民服務中凝聚人心。
五是有力推動了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成立社區黨委,打破了村與村之間的壁壘,破解了受土地制約造成的農業產業化、規模化水平不高的問題,從事種、養、加工等產業的專業戶,可以在更大范圍內進行生產組合,通過信息、市場和技術共享,產品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進一步提高,規模效益日漸明顯。今年以來,硬化村內道路142公里,建成美麗宜居村莊40個,新增設施農業5000畝、流轉土地3萬畝,“三品一標”農產品達到103個,農業龍頭企業發展到105家。
四、探索啟示
第一,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是構建共建共治共享“大黨建”格局的根本保證。打鐵必須自身硬,要發揮好社區黨委的戰斗堡壘作用,就必須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不斷提升領導水平和服務能力。社區黨委發揮領導力量強、平臺大的優勢,事事講平等、講民主、講協商,一律沒有特權村、特權人,更容易組織群眾在更大范圍內依照法律法規和章程實行民主自治,打破宗族派性的小圈子,為擴大基層民主,完善村民自治鋪平道路。實踐證明,只有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才能使干部隊伍建設沿著正確的道路和方向推進,從而做到思想意志上統一,行動步調上一致,形成強大合力,推動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第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是構建共建共治共享“大黨建”格局的價值取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構建共建共治共享“大黨建”格局,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讓全體人民共享。構建共建共治共享城鄉社區“大黨建”,不斷優化資源配置,增強基層依法辦事能力,改善為民服務供給側,極大方便了群眾生產生活,形成社區黨委領導、多方參與、共同發展的城鄉社區組織體系,探索了一條基層黨組織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的新路子,得到群眾的廣泛認可。實踐證明,只有重視發揮基層主體作用,積極響應百姓關切,以人民同意不同意、高興不高興、滿意不滿意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才能更好地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
第三,堅持全面創新發展,是構建共建共治共享“大黨建”格局的活力所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大黨建”格局,適應當前農村經濟體制的深刻變革、利益格局的深刻調整、思想觀念的深刻變化,針對黨的方針政策在村級層面因工作機制、資源條件、村干部能力素質等因素影響,難以得到有效落實的問題,在體制機制系統謀劃,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找到了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力的突破口,實現了更大范圍內資源統籌、共建共享,推動了城鄉一體發展,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奠定了基礎。實踐證明,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關鍵在體制創新,實現黨的領導下的基層治理和社會調節、群眾自治良性互動。
相關專題 |
· 全國黨建案例庫 · 第五屆全國基層黨建創新典型案例征集活動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云”